柏林牆,淚与笑凝成的自由故事(下)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日訊】

三、咱們德國人都是工程師

  上面那篇太沉重了,來一點輕快的。

  德國人的机械設計,制造能力舉世聞名,在柏林牆逃亡中,那也是充份體現了德國人民的技術水平。要按現在流行的歌來唱,那就是:

  “咱們這嘎都是德國人,咱們這嘎特產工程師,咱們這嘎香腸配啤酒,咱們這嘎都是活奔茨”(奔茨,即奔茨汽車創始人,德國工程師)。

  1968年,一位東德青年利用河流潛水到達西德。大家心目中的潛水是什么樣的?潛水服?潛水鏡?總之他一個人能有多大本事,還一切都必須自己造,最多是一點粗糙的個人潛水工具罷?

  非也,這位青年自己造的是--潛-水-艇!

  他用的是摩托車馬達,配上自己組裝的鋼板,還有導航,壓縮气體等系統。硬是在家造出了一個個人用的小潛水艇。質量如何?我看可以通過ISO9002國際認證。這潛水艇在水下航行了超過5個小時,才從西德那邊冒出來,其中沒有發生任何事故。有同學說了,5個小時是不是太長了一點,那是沒辦法的事情,你試試拿個小摩托的馬達去潛水看。

  這小潛水艇當然是一個奇跡,該青年的逃亡過程使他立刻在西德找到了工作,各大机械公司競相聘用該青年為設計師。听說后來他還真在机械設計上大有成就。

  不過小潛水艇也就算了,后面來了個更狠的,逃亡中一不小心,楞搞了個吉尼斯記錄出來。

  1979年某夜晚,從東德一個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個巨大的熱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籃里裝著兩個家庭--兩對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孩子。這個气球完全由這兩個家庭手工制成,花了數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兩個家庭自學成才,從材料學,工程學,气體動力學,气象學…… 一直到建立家庭實驗室,最后成功的在家庭的后院里制作完成了這個高達28米的熱气球!

  經調查,此熱气球是歐洲歷史上最大的熱气球,被記入吉尼斯世界記錄!

  這個熱气球在通過柏林牆的時候,被警察發現了。警察目瞪口呆之余,還算記得開槍射擊。這一射擊,該气球良好的工藝水准就發揮了出來。逃亡者操縱熱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 米以上的高空,不但槍打不到,連探照燈都照不到!警察只好緊急呼叫空軍支援“長江長江,我是黃河,你們赶快出動,尋找一個熱气球,把它打下來,對,沒錯,是熱气球,重复一遍,熱-气-球!”

  蘇聯空軍“蘇”,“米”戰机立刻出動,但是熱气球在28分鐘的飛行以后,已經完成了使命,安全落地。

  問題是,當气球被發現以后,兩家人決定立刻降落,以避免被戰机擊落。這一“緊急降落”,就誰也摸不准方向了,降落的地點無法确定。到底是已經到了西德,還是被迫降在東德,誰也不知道。

  估計在他們數年的學習中沒有心理學的功課,面對未知的前景,8個人都失去了驗證的勇气。他們根本不敢走出這個气球,就這樣躲在吊籃里長達24小時之久。他們已經沒有勇气親自揭曉自己的命運了。他們唯一能作的,就是祈禱。

  降落整整24小時以后,軍人來了,揭開了气球。他們對這8個逃亡者說出了他們盼望了多少年的話。

  “你們自由了,這里是西德領土。”

四、世上無難事,只要肯鑽研

  下面這個故事,證明了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些事情,你是連想象都想象不出來的。

  如果讓你把一個人藏在小汽車里偷越柏林牆,你會把他藏在哪里?后箱?底盤?座位下面?

  恐怕沒有一個人會想象得出來,把人藏在汽車的引擎部份。不要說那里因為發動机的緣故溫度高,廢气多,人放那里多半不燙死也憋死,就算沒這些問題,您隨便掀開哪輛車的引擎蓋看看,怎么可能放得下人?

  然而事實證明,那里可以放下一個人,而且這個人可以在引擎旁邊至少呆2個小時以上,還保持清醒。9個從引擎中逃亡柏林牆的東德人可以作證。他們的故事甚至連金庸先生描寫的什么‘縮骨功“也相形見絀。

  据資料顯示,他們都是把自己扭曲成,成,很難說他們把自己扭曲成什么形狀了。總之他們就好象沒有骨頭,可以隨便變形的橡皮泥一樣,把自己一點一點的塞進了引擎与蓋子之間的縫隙里。然后就這樣逾越了柏林牆。到達西柏林以后,他們要用1-2小時的時間,再一點一點把自己“還原”。先出來一條腿,再伸出一個頭,逐漸的,一個人的形狀硬是從引擎里升了起來。如果放一個快鏡頭,簡直就是《終結者II》的翻版。

  在錄像上,一大群西德的熱心人在旁邊幫忙。但是很快,“不許幫忙”就成了規矩。因為逃亡者的姿勢實在太古怪,只能由本人來逐漸恢复。沒有經驗的人只能是越幫越忙。

  在香港電影里,警察,或者匪徒,經常從人行天橋上一躍而下,正好落在駛過的汽車頂上。這對于我們來說是電影,對于柏林人卻是生活的一部份。

  凡靠近柏林牆的高樓,都成了東德人“跳樓”的場所。不必擔心,這里的跳樓可不是求死,而是求生。只要你爬到樓上,表現出逃亡的意圖,西柏林的同胞們就抬著床單蜂擁前來接應。鼓足勇气,一躍而下,只要把握了方向,就可以在空中逾越柏林牆,落到床單上。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么高的運動天份的。曾經有一家三口一起跳樓。6歲的孩子成功了,父親和母親卻摔到了地面,一個傷了內臟,一個傷了脊椎。在短短的跳樓時代,有4個人因跳樓而死亡。

  年紀最大的跳樓者是一位77歲的老太太。她在跳下來之前,把自己嚇得癱倒在了地板上。無論大家怎么鼓勵,怎么哀求也無法跳下來。就在西柏林人准備失望的散去的時候,一個意外發生了。東柏林的警察發現了情況,沖進了大樓。警察破門的聲音給了老太太無窮的動力,她沖向窗口,果斷的一躍而下……

  再后來,由于柏林牆西側仍屬于東德,接應的西德人算侵犯了東德領土,跳樓者又改用汽車接應。頂部預先布置的汽車突然沖向柏林牆,跳樓者就把握這一剎那裹著被子飛躍而下,直扑汽車頂部。汽車又馬上退回西柏林內部。

  直到東德下了決心,把柏林牆東德一側的高樓全部推平,空出一片几百米的“恐怖區” 以后,居然還有人延續了這個跳樓逃亡法。這位德國工程師設計了一個強力彈射裝置,從東柏林市內的高樓起跳,“彈”了數百米到達西柏林,然后利用自己制造的降落傘緩緩落地。

五、俱往矣

  在30年的柏林牆前面,我只看見過柏林人兩次淚水。

  一是在1961年,柏林牆正在豎起,那個時候,柏林牆還是“透明”的鐵絲网,就隔著那一道鐵絲网,千万德國人交談著,互相安慰著。我注意到很多這樣的鏡頭,一對衣冠整洁的中年夫婦,鎮定的安慰著對面的年輕人,而那青年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問德國同學,回答是,那是一個個家庭,那一天,儿女或者因為工作,或者因為上學,或者只是一時的游玩,從東柏林走到了西柏林。而父母還在東柏林。他們走到柏林牆邊,來見對方最后一面。那對鎮定的父母一定是在告訴儿女,從此你就要靠自己了,千万不要回東德來,你要在西德堅定的生活下去!

  這樣的父母一眼望去,竟然有那么多。

  再后來,是1989年11月9日,東德宣布開放整個柏林牆。一時間,德國人瘋狂的涌向柏林牆。兩德的居民擁抱在一起,哭泣在一起。我首次看見德國人這樣的失控。人那么多,有的奏起音樂,于是人們一起跳舞,歡歌,歡呼和笑聲響徹云霄,僅僅片刻之后,也許,不知道是誰,為了什么,忽然哭泣起來,也許,正為了28年以前送別自己的父母,永遠不能再回到柏林牆,再告訴自己一次,“你要堅強的活下去”。

  于是哭泣聲越來越大,千万人一起哭泣起來。每個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有充份的理由笑多少,也就有充分的理由哭多少。在這堵牆下面,掩埋了一個德國的傳說。

  德國人畢竟是幸運的,柏林牆見證了德國人的痛苦,全世界分享了他們的痛苦。他們被關注著。然而,還有那么多的人,他們的痛苦竟然是完全默然的。

  就在德國人面對柏林牆之后數年,以百万計的越南船民逃向大海。沒有錄像,沒有文字,更沒有如德國那樣,西部同胞的援助。他們抱著和德國人一樣的夢想,以一樣悲壯的方式逃亡。而他們的死亡比例,高過德國人不知多少倍!

  他們在哪里?他們的“柏林牆”何在?今天,我已經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看到了柏林牆,但是,誰曾經為那些越南船民記錄過什么?

  到今天,我們就看不見還存在的“柏林牆”和類似的悲劇了么?

  當我告訴那個德國同學這些的時候,他沉默了,然后說,“也許,總會一點點的好起來 ”

  我不知道。

  無論如何,柏林牆的故事已經結束了。而且,是喜劇性的結束。人間的故事,如柏林牆這般悲慘的并不少,能夠最終這樣收場的,已經很不錯了。

轉自 [ 說東道西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華網6月24日報道﹐毒患猛于虎。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以下幾個關於毒品的故事﹐發人深思。它提醒人們﹐認清毒品的危害﹐自覺抵制“白色惡魔”的誘惑﹐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它警告那些敢於以身試法的毒販﹕吸毒﹑販毒總是以害人開始﹐以害已而告終﹐最終誰也逃脫不了法律的嚴懲。
  • 种鴉片的事謝覺哉的日記里有。塔斯社記者、莫斯科駐延安的特派員彼得.弗拉基米若夫尤在他的《延安日記》里對它有徹底的揭露。專門的研究文章可看陳永發教授的《紅太陽下的罌粟花:鴉片貿易与延安模式》。其實鴉片交易更早前就開始了,哈里森. 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里講過“有的紅軍戰士回憶說,他們曾用鴉片當作貨幣去購買生活必需品。”
  •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該如何感恩生活。
  • 企業大亨之子愛情為上,堅與父親不喜之女子成婚,而遭逐出家門。男主角與其妻恩愛逾恆,奈何妻子在產下第二個女兒之際難產而逝,他只有懷著哀思,與兩個女兒相依為命,物質生活雖困頓,但精神上卻富足快樂。時光荏苒,當大女兒年方14、小女兒9歲那年,男主角發現因罹癌而不久於人世,遂無奈回頭哀求其父,但他尚未吐露託孤之來意,即遭其父轟出,回程中,滿懷心事的男主角因意外身亡,兩個女兒也在鄰居的建議下,將被分送不同的孤兒院。小姊姊不願與妹妹分離,兩人遂潛逃之,適巧與甫知真相趕來的祖父錯身而過。姊妹初抵漢城,陰錯陽差下,姊姊與妹妹分散,妹遭卡車撞傷,被卡車司機帶回收養,且全然失去記憶。後姊姊被富甲一方的祖父尋獲,並被送往美國唸書,但妹妹卻在下層社會裡,一個沒有愛與溫暖的環境中成長;一對苦情姊妹花,因造化弄人,而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本劇精彩處,正是姊姊學成歸國、與祖父一同尋找妹妹下落開始。圖
  • 6月24日,滬深兩地股市驟然暴漲,一天內漲幅超過9%,成交量高達898億元,創中國股市歷史上的第二大天量。其中,上海股市創下其歷史最高成交量,達531.98億元。兩市個股全線漲停。媒體驚呼:滬深股市又出現了“井噴”現象!
  • 中醫,尤其是中國古代的中醫,現代人已經無法理解它的精髓,更不知道几千年前的人是如何獲得這樣神奇的知識的。很多流傳下來的故事,透露了一個人神共存的輝煌歷史,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卻已經成了神話傳說。
  • 大洋網06月27日消息﹐人民文學出版社最新推出的長篇小說《桃李》﹐被認為是一本“校園紅樓夢”。它以某著名高校中師姐﹑師弟﹑師兄﹑“我”﹑三陪﹑女友及博導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展開既令人啼笑皆非又掩卷深思的校園故事。

      

  • 昨日下午3時,現代軍事動作片《沖出亞馬遜》在我市舉行了全國首映式及觀眾見面會。這部取材于真實故事、充滿英雄主義气概的影片,一經露面便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員,自籌、借貸資金數百万元,組織了一個攝制組,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了一部九集電視紀錄片——《拯救黃河》。她的行動被人們稱為是惊天的壯舉。今年6月7日,她收到澳門豪江中學的特別邀請,即日她將赴澳門為中學生講述她心系黃河及《拯救黃河》的故事。她叫劉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