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4日訊】《和樂圖》/法輪功學員章翠英作
“樂”在中國古代占有崇高的地位。《周禮》中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樂”指周朝保存下來的黃帝、堯、舜、禹、湯、武王等六個朝代的皇家音樂。孔子教學生有“六經”,《詩經》、《書經》、《禮記》、《樂經》、《易經》和《春秋》。研究古漢語的學者分為古文家和今文家。今文家認為沒有專門的《樂經》,“樂”不過是附記在《詩經》中的一种樂譜;而古文家認為有專門的《樂經》,因秦始皇焚書坑儒時燒掉了,《樂經》就失傳了。
中國古代為什么這么重視音樂呢?因為音樂對社會來說可以移風易俗,對個人來說可以陶冶情操。
在一座有竹子、芭蕉、梧桐等植物的花園中,在太湖石的假山和漢白玉的欄杆邊,三位美麗的姑娘,一位吹笛,一位吹笙,還有一位在彈古琴。風景优美,气候宜人,姑娘可親,特別是樂聲和諧而悠揚。能看到這樣的美景,能听到這樣的樂聲,我們真好福气!如詩、如畫、如夢、如醉,我們每個人都有點飄飄然了,我們究竟是在夢中,還是進入了仙境?
合樂,既是音樂合奏的意思,又是和諧歡樂(——和樂)的意思。所以,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亞女畫家、法輪大法學員章翠英將這幅親筆精心繪制的《和樂圖》贈送烏克蘭總統庫其瑪,是祝愿烏克蘭人民生活美好,和諧歡樂,遠离戰禍,和平常在。
More paintings see: www.zhangcuiying.org(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