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璦琿條約》是沙王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中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璦琿系滿語“母貂”之意,明末清初,璦琿一帶曾以產貂聞名。建于明朝的璦琿舊城地處黑龍江東,史稱江東璦琿。由于江東璦琿隔黑龍江与內地往來多有不便,清政府遂于舊璦琿下游12公里的江西岸重筑城池,將軍衙門也遷移到這里,相對江東璦琿而稱此地為江西璦琿,也稱黑龍江城或璦琿新城。《璦琿條約》就是1858年5月28日在璦琿新城簽訂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王俄國趁火打劫,對清政府實行訛詐,強割中國東北和西北大片領土。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中俄東段國界明确划定后,沙俄侵略勢力雖然退出黑龍江以北地區,但是它時刻等待時机卷土重來。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沙俄認為侵吞中國領土的新時机已到,加緊對我國東北和西北領土的掠奪。1850年,沙俄的所謂“探險隊”強占廟街,1856年,沙俄政府悍然宣布設立以廟街為中心的“濱海省”,囊括黑龍江下游大塊地帶。与此同時,沙俄侵略軍還入侵中國西部邊疆的哈拉塔爾河和伊犁河下游北岸,并于1847年建立了拜帕爾要塞。以后又占領伊犁河下游南岸至楚河之間的中國領土,進而把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的熱河(伊塞克湖)。沙俄于1854年非法建立的維爾諾要塞,后來成為侵略中國的一個重要据點,沙俄軍隊自阿亞古斯河畔南達維爾諾要塞之間,強行筑起一條長達700公里的堡壘線,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全被占据。
沙俄在強占我國黑龍江大片領土后,企圖威逼清政府承認既成事實,于1857年8日派海軍上將普提雅廷乘兵船到天津向清政府提出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界的要求,稱之為“外交上的遠征”,遭到清政府的拒絕。但沙俄并未死心,又赴南方与英法美相勾結。并于1858年趁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威脅北京之際,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條約規定:(一)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岭以南中國領土(60多万平方公里),划歸俄國;(二)江東六十四屯仍由中國人民“永遠居住”,歸中國官員管理,俄人“不得侵犯”;(三)烏蘇里江以東中國領土划為中俄“共管之地”。
沙俄的野蠻侵占,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极大義憤,1900年8月,在卡倫山、璦琿、匡安岭、大岭等地,愛國軍民對來犯者英勇還擊,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收复了失陷的璦琿,經當時的璦琿副都統姚福升組織重建,使古城璦琿又巍然屹立在祖國北疆。1956年,根据國務院規定,“璦琿”改為“愛輝”。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1840年5月26日 林則徐反對閉關鎖國 (5/26/2002)
- 順德首次展出清咸豐探花李文田《三字經句釋》封面 (5/26/2002)
- 一隻貓 (5/24/2002)
- 沈陽故宮等著名清代遺跡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5/23/2002)
- 皖南發現古木雕稀世珍品 (5/23/2002)
- 1645年5月20日 史可法被清軍殺害 (5/20/2002)
- “金陵四家作品民間收藏展”在南京開幕 (5/16/2002)
- 1862年5月16日 曾國藩在安慶試放炸炮炸彈 (5/16/2002)
- 鄞州大型古墓葬群出土漢唐宋文物百餘件 (5/15/2002)
- 媽祖石雕像安放福建沙溪媽祖廟 (5/15/2002)
- 駝背的故事 (5/15/2002)
- 1636年5月15日 皇太極即位 確定清系爵位 (5/15/2002)
- 寧波發現林則徐手迹清代拓本 (5/13/2002)
- 巨人的傳說不僅僅是傳說 (4/29/2002)
- 《清明上河圖》刻到象牙針上 (4/28/2002)
- 1747年4月20日 清軍征討大金川 (4/20/2002)
- 清宮秘藏書畫周六北京競拍 (4/19/2002)
- 1895年4月17日 《馬關條約》簽訂 (4/17/2002)
- 岳飛手書真跡惊現河南三門峽 (4/5/2002)
- 航船中的文明 (4/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