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在位於曼谷以南的邏邏灣,一座沙灘細如白雪、綠椰款款擺曳的島嶼-蘇梅島,有位高僧自一九七三年圓寂至今卅年,一直保持禪坐的姿態,他的肉身沒有用任何化學物質加以保存,內臟完整無缺,體外也沒有用砒霜加以覆蓋。這尊肉身菩薩身披橘紅色的袈裟,戴著一副墨鏡,在乾枯的皮膚下,血管歷歷可見,而其頂上長出細髮,指甲也有留長的跡象,令遊客嘖嘖稱奇,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丹大師生前是蘇梅島東南部可納蘭廟的住持,據說,他修行一種名為Vipassana Kammatha n的禪修法門,使他的肉身在圓寂後保存下來,達到金剛不壞的涅槃境界。丹大師在生前即已預知自己的忌日,他在一九七二年九月廿七日立下的遺書中指示弟子,為其打造一具直立式的玻璃「棺木」,讓他在即將離開人寰時可先坐入玻璃棺內禪坐。
然而,丹大師的弟子及俗家的子女認為他身體健朗,故未依其指示預作準備。直到一九七三年五月六日,丹大師在寮房禪坐中圓寂,享年七十九歲又八個月,弟子驚覺與他遺書中所預言的忌日一日不差,才倉卒遵其遺示。
美國昆寧佩克大學胸腔內科教授及內視鏡影像專家貝克與X光及放射線照相專家科隆,利用先進的放射線技術與內視鏡儀器鑽研木乃伊多年。貝克研究木乃伊的內視鏡,是由光纖組成的微型攝錄機,並附有一條彈性良好、伸展性佳的長管。科隆則把立可拍的攝影技術應用在X光片的沖印上,改變了傳統沖印X光片的模式,這項革命性的沖印技術讓他們在考察現場能即時解構木乃伊,使原貌重現。
貝克與科隆以醫檢科技來探究:是否真的是佛教修行讓丹大師練就不朽的全身舍利。貝克與科隆抵達可納蘭廟後,先把他們那台小型流動餐車改裝的活動實驗室就位,然後脫鞋入廟,循佛教儀式向丹大師行跪拜禮。在廟方人員卸下丹大師棺木的玻璃罩,並取下他的墨鏡後,貝克以內視鏡伸入丹大師肉身的七孔,科隆則用X光拍攝他的軀幹,赫然發現一些前所未聞的現象。
檢驗結果發現,丹大師的眼窩、腦殼與喉嚨裡竟然有一串串白色的小蛋!眾人環顧廟堂四壁一致推論,應該是壁虎(蜥蜴)從棺縫趁隙而入,在丹大師體內下蛋。原來丹大師身後眼珠凹陷,廟方唯恐昆蟲鑽入,故替他戴了一副墨鏡,結果壁虎還是放肆造次。X光片也顯示,丹大師的牙齒與絕大多數的木乃伊不同,他的口腔毫無乾癟或腐化之跡。原來,丹大師生前牙齒不好,早已換了全副假牙,再加上,人死後肌肉鬆弛會使下顎微垂,難怪丹大師圓寂卅年還能保持一貫「露齒而笑」的姿態。
雖然丹大師身後脫水,比生前縮水了大約二 ○%至三○%,但卅年來他的內臟仍保持完整,動靜脈乃至微血管也都沒有斷缺,若以生物醫學的眼光來看,丹大師彷彿是一具活標本坐在眾人眼前,凡此都令講求科學證據的貝克與科隆相信,禪坐能使人的身體在死後「自然木乃伊化」。
不過,記者在實地採訪過程中,對於貝克與科隆以現代醫檢技術證實宗教修持之力,提出不同面向的思考線索。根據記者在可蘭納廟的考察,這座正殿不到十坪的小廟香火鼎盛,安厝丹大師玻璃棺的供壇前香煙裊繞、鮮花芬芳濃郁,薰香是讓埃及木乃伊維繫不墜的重要素材,香煙和花香縷縷飄進棺內,也類似木乃伊乾燥劑的作用。
顯然能發揮類似保存木乃伊的效用。這些原本是禮敬佛僧的儀式,不過,信徒可能「無心插柳」,促成丹大師卅年來金剛不壞。
丹大師生前閉關禪修以十五天為一周期,完全斷食也不進滴水。在非閉關期間平日打坐,一整天也只是簞食瓢飲。丹大師圓寂前的最後一次斷食以及最後的飲食,有可能讓其體內廢棄物完全排泄並殺除細菌,進而使整個體內呈現「淨空」,讓細菌沒有滋生的餘地。
貝克與科隆也假設,丹大師生前可能喝鹽水清除體內細菌。他們也計畫從文獻中追溯丹大師圓寂前的飲食,或許也能從其毛髮樣本中找到促使他修成全身舍利的其他因素。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已將貝克與科隆解構丹大師金剛不壞的發現之旅,拍攝成一支名為「熱帶木乃伊」的節目,預定五月廿二日播出。
(中時電子報 2002年5月19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