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1571年4月21日(明穆宗隆慶五年三月已醜),明朝封韃靼俺答汗爲順義王。
韃靼在俺答汗時強大,嘉靖間成爲北方嚴重邊患。韃靼長期侵擾,破壞了蒙、漢兩族正常的經濟關係。明穆宗即位以後,閣臣高拱、張居正努力整頓北邊防務,以戚繼光守薊門.以李成梁守遼陽,又加固長城,增建敵臺。在明朝邊防加強的形勢下,蒙古封建主感到發動掠奪戰爭不如通好貿易有利。
隆慶四年(1570),俺答汗的孫子把漢那吉,因其聘妻三娘子被俺答汗所奪,怒而降明。大同巡撫方逢時與總督王崇古決策受降,明朝授把漢那吉爲指揮使,並給以優厚待遇。俺答汗於是請明朝封他爲王,並要求互市。王崇古上書朝廷,請同意俺答汗的要求。他說:這樣一來,“諸邊有數年之安,可乘時修備。設敵背盟,吾以數年蓄養之財力,從事戰守,愈於終歲奔命,自救不暇者矣。”明朝於是封俺答汗爲順義王,並封其子黃台吉以下各級封建主爲都督同知、指揮同知、指揮僉事、正千戶、副千戶、百戶等官。
明朝又在沿邊各地開馬市與蒙古貿易。在萬全(治所在今河北宣化)等地開市之日,除去某、馬互市外,市集上“賈店鱗比;各有名稱”,“南京羅緞鋪、蘇杭綢緞鋪、潞州綢鋪、漳州帕鋪、臨清布帛鋪、絨線鋪、雜貨鋪,各行交易,鋪沿長四、五裏許”。
俺谷汗受封爲王以後,嚴格約束蒙古各部,不使侵犯明邊,每年遣使朝貢並互市。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俺答汗和三娘子在古豐州地方修建了呼和浩特城(蒙語青色的城),明朝命名“歸化”。許多蒙、漢人民在此從事牧業、農業、園藝業和手工業的生産。這裏很快發展成爲蒙古和內地貿易的商業城市。 萬曆十年(1582),俺答汗死。其子黃台吉及其孫相繼爲順義王。俺答汗之妻三娘子,曆配三王,長期掌握兵柄,堅持和明朝通好,爲明朝守邊保塞,蒙古話部畏服,明朝敕封她爲忠順夫人。三娘子死于萬曆四十一年(1613)。從俺答汗1571年受封順義王以來,到三娘子死,40餘年中,蒙、漢關係一直是比較友好的。明朝270餘年中,蒙古長期爲患北邊。僅此40餘年間,雙方通好,西北邊境安寧。明蒙幾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進了蒙古右翼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