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悲慘世界」、「鐘樓怪人」十九世紀的法國小說,仍緊緊的扣住了二十一世紀全世界讀者的心。配上音樂轉變成歌舞劇更創下上演十多年的紀錄。雨果不只是法國文豪,可視為全人類的文化的寶藏。
今年正逢雨果誕生兩百周年(一八○二至一八八五年),法國已經展開一整年的慶祝活動,三月二十一日起至六月二十三日在法國國家圖書館展開「雨果特展」展出三百九十件手稿、書信、圖畫、筆記等等。台北師範大學圖書館亦展出了雨果各種中文譯本(展至四月二十二日),東吳大學亦將在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舉辦「雨果人道主義」的座談會。
雨果的一生正如他的小說,就是「人道精神」的顯現。他出生於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父親是拿破崙軍隊的將軍,雨果由於文學的成就生活富裕,但是心中始終沒有忘記生活在悲慘中的人。他的遺囑中放棄所有著作權,將這些版權捐給貧困的人。他更積極參政,被選為國會議員、參議員,致力廢除死刑。
他從小隨著父親的任務遷徙,在「我的將軍父親」一首詩中,描述父親遇見一名受傷口渴的敵人,雖然差點被他殺害,仍然命令屬下給他水喝,展現了父親身為軍人的人道主義。
雨果從小就對自己的文學才華很有信心,十四歲時便說出:「我要當夏朵布里昂 (詩人),不然就什麼也不是……」二十五歲就出版了戲劇「克倫威爾」,二十九歲就因「鐘樓怪人」(「巴黎聖母院」)成名,讓他擁有經濟上的自主,言論的自由。除了致力寫作,被舉為浪漫主義的領袖,他更投身政治。
雨果所處的時代正是法國大革命之後,王朝復辟與共和革命相繼的時代。他在一八四八年革命之後被選為第二共和的國會議員,卻因路易拿破崙稱帝,寫了一部「『小』拿破崙」(一八五二年)嘲諷這位拿破崙的侄兒,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
這段流亡之路一走便是二十年,英法之間的澤西島和根息島是雨果的棲身之地。雨果來到這兩個島都受到當地居民夾道歡迎,這段流亡的日子卻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光。「沉思」、「世紀傳奇」、「悲慘世界」、「街坊林間之歌」、「海上勞工」都是這段期間完成的作品。除了文學作品,雨果還作了許多畫作,他自己還幽默的說:「真可惜沒早點流亡!要不然我可以做更多的事。」
其實拿破崙三世在一八五九年就頒佈了特赦令,但是雨果不願意接受,一直等到一八七○年拿破崙三世下台他才回到巴黎。雨果批評拿破崙三世的霸權主義,支持克里特島、西西里島、愛爾蘭、波蘭的自由運動,也反對英法聯軍對中國的戰役,指燒毀圓明園是野蠻的強盜行為。
一八七六年雨果當選第三共和的參議員,仍持續旺盛的寫作力,一八七七年出版「世紀傳奇」II、詩集「當祖父的藝術」,一八八三年出版「世紀傳奇」III。「見聞」則是他從一八四九就開始寫作到死後才出版的作品。
想了解雨果的讀者可以上網查詢今年的活動、雨果的詩集、生平等等。到巴黎觀光的遊客也別忘了到 6 Place des Vosges,Paris.雨果的家親自體驗一下這位天才作家的生活環境。
www.victorhugo.education.fr
www.victorhugo.culture.fr
www.victorhugo.asso.fr
www.citationsdumonde.com
www.victorhugo.gg
(中時電子報 2002年4月20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