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中國大陸重點美術館之一的北京中國美術館,為了配合二○○八年的北京奧運到來,這個月開始閉館進行大規模的整修擴建工程,預計工程的時間至少需要三年。中國美術館館長楊力舟指出,一旦擴建工程完成後,﹁中國美術館將得以在藝術界發揮指標性、示範性的作用﹂。
專程為了參加目前正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展出的﹁齊白石大展﹂來到台灣的楊力舟,談到中國美術館的擴建計劃是該館﹁歷史性的轉折﹂。他表示,大陸的政府近來在文化建設上投入大幅的關注。中國美術館的擴建計劃,適逢國家經濟力充裕,北京又申奧成功,大量投入經費進行文化相關的建設。中國美術館擴建完成後,重新開館就是要配合奧運舉辦奧林匹克藝術特展。屆時,將以策展的方式,融合國際奧委會收藏規劃大型奧運美展。
中國美術館的擴建計劃分為兩部分,第一是現有舊館的內部整建,加入恆溫恆濕、監控系統的裝設。第二部分則是在舊館西側興建另一座大型新館。舊館目前的空間為兩萬兩千平方公尺,新館的空間將有四萬平方公尺。未來連接新館的還有鄰近的公園空間,成為連成一氣的美術園區。
楊力舟表示,關於中國美術館的擴建計劃,政府大量徵求藝術界與建築界的建議,其中共識與爭議皆有。關於兩館空間未來的使用,展出陳列的定位,容易達成共識。但是,對於新館的建築要以什麼樣的風格出現,一直有不同的意見。一派認為新館最好延續舊館那種民族傳統的建築風格,另一派則認為既然是新館,就要以全新的現代建築風格才對。目前,綜合意見後館方將在六月擬出項目建議書,待官方組織專家評估可行後,即刻開始招標。中國美術館方預計擴建工程在二○○五年完工,不過由於時間緊迫,楊力舟說,最遲也不能晚於二○○七年。
中國美術館擴建後,楊力舟表示館的定位即在﹁百年以來中國現代藝術史的整理﹂,另外也將順應時代需要舉行國際性的交流展出。中國美術館館藏六萬件,包括水墨、油畫、雕塑、民間工藝等等,主要是一九一九年以來的綜合性的收藏。過去由於場地限制,館方無法將館藏的名家之作進行深入而有規模的常設性展出。事實上,中國美術館的館藏中,囊括幾位名家的豐富收藏,包括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與錢慧安。這些都是館方重要資源,他希望擴建以後,加強常設展,像二十世紀中國油畫、齊白石常設專室等等。
楊力舟指出,中國美術館藏的齊白石連冊頁在內一共有三百六十九件,幾乎都是政府在五○年代自民間徵集而來的作品。這次借展到台北的﹁齊白石大展﹂,就是其中的四十五件精品。他表示,不管是大陸或是港台,多數學院訓練的藝術家受歐美以及前蘇聯的美學訓練影響,對於傳統的藝術思想愈來愈疏離,這也是他認為美術館界以及學院體系應該正視的問題。
楊力舟以齊白石的人物畫為例,他說齊白石的畫中人五短身材,要是照西方的人體畫造型觀來看,在比例上簡直不行。不過,回到藝術的本質思考,他說,﹁藝術是謊言,但它卻是教導人們認識真理的形式﹂。從這個角度看來,齊白石的人物畫卻比西方的人體畫更接近真實的人性。
(中時電子報 2002年4月20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