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出現大利大幹無利不幹的反腐後遺症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大陸東北瀋陽市自從出了「慕馬大案」後,當地便開始高唱「反腐倡廉」。不過奇怪的是,反腐倡廉一段時間後,瀋陽有些中共官員竟又出現「大利大幹,小利小幹,無利不幹」的官場行為邏輯,使瀋陽市長陳政高頭痛不已。
據遼寧日報報導,陳政高最近在一項會議上強調,為了解決反腐敗後遺症,瀋陽市政府將建立官員獎勵制度、懲處機制和淘汰機制,並且推出引咎辭職政策,藉此根治「原來給錢辦事,現在不要錢也不辦事」的反腐敗後遺症。
報導說,瀋陽還有部分官員至今仍抱著「權力尋租」的觀念不放,「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就是這種「權力尋租」的真實寫照,在這些人看來,權力就是謀取私利的資本。
報導還指出,腐敗症也好,反腐敗後遺症也好,病根都是以權謀私,此病不除,官僚作風就無法徹底轉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