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7日訊】靜,是一种境界,遠离了世俗的繁雜、名利的誘惑。從陶淵明“采菊東篱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适,到劉禹錫“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安逸,無不說明
“靜”自古以來便為賢士們所向往。 靜是修身之道。先哲老子主張淡泊名利、清靜無為。曾陷居南陽的諸葛這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宁靜無以致遠”作為教子之道。“靜”則通,“靜”則明,非“靜”無以修身養性。 靜也是通往成功的途徑。任何成功的設想皆來自于冷靜的思索。古人“三思而后行”, 如今在學習上、事業上更需要冷靜沉穩,才能夠有精密的思維。對于那些只花三分鐘掃視名畫《蒙娜麗莎》的“學者”和自以為是、只空談闊論的“智者”們,真理的碩果永遠不會落在他們身上,只有冷靜專一的人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大潮中更需要穩住陣腳,靜以待机。 倘若心浮气躁、粗蠻冒進就會有“翻船”的危險,只有關頭善于冷靜思考的人,只有將充沛精力与冷靜的頭腦相結合的人,才能真正去體悟生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