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7日訊】十功名塵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滿江紅》
杭州西湖的栖霞岭下,有一座雄偉的古建筑,前往瞻仰的中外游人絡繹不絕。它就是中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和墳墓。800多年來,岳飛“精忠報國”慷慨悲壯的故事,一直在人民中間廣為流傳。
一片丹心
當年岳飛報國离家前,曾猶豫家母無人照料,但岳夫人深明大義,曰:“自古忠孝不兩全”,勸岳飛以國難為重,勿念家人。
岳家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士兵宁可忍飢,不敢擾民,托宿街市商店,黎明即起,為主人打掃門宇,洗滌炊具,然后离去。留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美名。“岳家軍”的旗幟,令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公元1140年,岳飛揮師向河南中心地區進軍,在郾城大破金兵,當乘胜追擊到朱仙鎮,距离金兵的大本營開封僅45里時,皇帝趙构一則恐岳飛破金迎回被擄去的徽欽二帝時,自己王位不保,二則怕岳家軍強大起來之后成為其政權的威脅,因此和奸相秦檜沆瀣一气,不惜出賣民族利益,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借口,一連下12道金牌,強令岳飛退兵。岳飛接到詔令,痛心疾首,淚流滿面:“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复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复”。岳飛退兵時,中原人民攔住軍馬,哭聲盈野。
莫須有
岳飛回到臨安后,趙构和秦檜為了和金兵求和賣國苟安,誣陷他唆使部下謀反,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和他儿子岳云,部將張憲等一同殺害。年僅39歲的岳飛在臨終前,憤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在岳飛入獄前后,秦檜命其党羽四處活動,羅織岳飛的罪名。韓世忠听說岳飛有處死的危險,抑制不住心中的憤慨,質問秦檜事實真相。秦檜答:“其事體莫須有(或許有之意)?”韓世忠听了,憤然斥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御史中丞何鑄經過“審訊”之后,也找不出岳飛有何罪。最終小人万俟(上占下內)接案問審,羅列了致死岳飛的种种“罪狀”。
強暴難堵悠悠之口
岳飛被囚的消息傳遍天下,尤其杭州,街談巷議,輿論沸揚。 皇室宗正卿集合一百人士以性命擔保,上表宋高宗,請求釋放岳飛,被以“包庇叛逆”罪處死。 布衣劉允升上書為岳飛喊冤,被活活打死。 秦檜派出了便衣特務,凡听有為岳飛叫屈的人,不是失蹤,便是慘遭不測。
歷史的評說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杭州岳飛墓旁的四具跪像,千百年來遭人唾棄:奸相秦檜專權,力主“議和“,是殺害岳飛的罪魁;王氏東窗設陷,助紂為虐;万俟(上占下內)充當鷹犬,刑訊逼供,是打人的棍子;王俊,則是岳家軍中的敗類,賣身投靠權貴,專以誣陷他人為能事,人們讓他們長跪,可見愛憎自分明。
秦檜之流謀權恃寵,陷害忠臣,千古以來老百姓恨秦罵秦,自不必說;可人們說起當時的皇上趙构,卻往往簡單一句“昏君!”了事。其實仔細想想,二人的小人心思半斤八兩,秦檜甚至在為趙构背了千年的黑鍋:秦檜是罪責難逃,可他連一道御令也無權下達。 是趙构,恐岳飛功高震主;是趙构,打心眼里不愿讓岳飛迎回徽欽二帝從而自己讓位,這才使得他与秦檜一拍即合,疑心,私心加上妒忌心乃至一日內連發十二道金牌!一個小人心,一個皇帝夢,害了一代忠良,一朝百姓。但令人深思的是,多少年來,罵秦的人多,恨趙的人少。是不愿,是不敢,還是“君即朝廷君為天”的思想几千年來在人們心中已是不知不覺中蒂固根深?!
人民的眼睛
岳飛被害后,遺體被扔棄。獄卒隗順看到岳飛父子被害,十分同情。他趁人們都忙著除夕團圓之机找到岳飛遺體,背負出錢塘門外九曲叢祠北山旁,并將一個玉鐲暗暗地放在岳飛遺體腰下。掩埋后,又在上邊栽了兩棵桔子樹。隗順年老時,又將此事囑告儿子。他堅信岳飛冤死,日后終有昭雪之時。
果然不出這位正直的獄卒所料,孝宗即位后,岳飛的冤案得到了昭雪。朝廷訪求其尸,隗順儿子報知,以禮改葬于西湖栖霞岭下。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千秋功過,歷史自有公論。 史為鏡 今如何? 公道自在人心,悠悠天下之口,可堵了一時,卻堵不了一世。大奸大惡,必留千載罵名;忠臣義士,終能長存天地。
岳飛、趙构等人都已去了八百多年,然而,往事并未已也,歷史仍舊不斷重現;在今天的善与惡的較量中,岳飛、趙构、隗順、秦檜等人的形像還是若隱若現,載浮載沉……
轉自(新生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