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怎么买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神仙故事:孔子托書警喻韓滉

歐陽子雲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2月26日訊】於唐德宗年間任宰相的韓滉(其所繪的《五牛圖》,是中國古代動物畫的典範之作,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曾經任浙西廉使,他為人強悍自負,常有圖謀不軌的想法。

有一次,一個叫李順的客商把船停泊在京口的碼頭上,半夜時分,江上起了大風,船纜被風刮斷,船在江上漫無目的地漂流。天亮後,船漂到了一座山下後就停住了。當風波剛有平息,李順就登岸去尋求幫助。山上只有一條羊腸小徑,他沿著這條小路走了五六里地時,遇見一個頭系黑頭巾的人。那人身穿的是古人的衣服,與平常人的衣著大不相同。那人引著李順登上一座山,來到一座宮殿前,只見樓台殿閣,異常華麗,如同仙居。進了宮殿的正門,又穿過數重宮門,只見裡面的庭殿十分寬敞。那人遠遠地朝大殿行禮,這時,有人掀開大殿的簾子走出來對李順說:「想請你給金陵的韓滉捎一封信,請不要驚異。」說罷取出一封信,李順向其施禮並收下了信。

那領路人帶他出了宮殿,送他回到船上。出於好奇,李順就問那領路人: 「這裡是什麼地方?如果韓滉問我何人叫送的信,我該如何回答?」領路人說:「這裡是東海的仙島廣桑山,當年魯國的宣父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唐太宗貞觀十一年李世民下詔尊孔子為『宣父』)得道成了天界的仙官,就由他管轄這廣桑島。韓滉,就是他的弟子仲由(即子路,孔子的弟子,勇猛剛毅,曾為衛國大夫孔悝的邑宰)轉世的。韓□為人剛強自恃,孔子怕他犯罪落入法網,所以捎信提醒他。」說罷領路人告辭而去。李順回到了船中,這時有個仙界派來的使者告誡船裡的人說:「好好坐著,不要害怕,萬萬不可往船外看,很快就會到達你們來前的地方。」船裡的人誰都不敢往外看,片刻間,船就到了京口碼頭,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千萬裡。

李順找到韓滉的府衙,把信交給了韓滉。韓滉打開信一看,信上只有九個古文字,根本就不認識。於是問李順怎麼回事,李順就將在廣桑仙島的經過一一說給韓滉。韓滉覺得太怪異了,以為李順妖言惑人,就將他抓起來準備嚴刑拷問。後來韓滉廣訪懂得篆體、籀體字的人,他們也都不能辨認那幾個字。一天,一個身穿古人服裝的人來拜見韓滉,自稱擅長辨認古文。韓滉把那封信給他看。那人看完了信,立刻把信舉過頭頂向韓滉叩拜、祝賀道:「這是宣父孔丘的信,字是夏禹時代的科鬥文。這九個字是:『告韓滉,謹臣節,勿妄動』。」(大意是:告誡韓滉,好好盡臣子的使命,不要輕舉妄動。)韓滉對那客人恭敬有加,那客人出門後,不知去了何地。客人走後,韓滉神態慘淡地默坐著,過了很久,終於一目了然,他回憶起了自己在廣桑島上當神仙的往事。於是重重地酬謝了李順。自此韓滉謙恭謹慎,忠心耿耿,一心輔佐朝延。

(資料來源:《太平廣記》)

發稿時間:壬午年十一月廿一日 公元2002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推薦給朋友
正見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子喬是周靈王的太子。他愛好吹笙,喜歡吹鳳凰鳴叫的聲音。有一次,他在河南的伊水和洛水漫遊時,遇見一個叫浮丘公的道士,他就跟道士上了嵩山。在嵩山,他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後來,家人桓良終於在山裏找到了他。他對桓良說:“請轉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緱氏山上等我。”到了七月七那天,人們來到緱氏山上,果然看見王子喬正騎著一隻白鶴停在山頭,他只是遠遠地看著人們,並不到大家跟前去,還頻頻揮手向人們致意。幾天後,他才騎鶴飛去。後人在緱氏山和嵩山為他立了祠廟以紀念他。

  • 陽翁伯是盧龍人,以孝順出名。父母逝世後,他把他們埋葬在八十裏高的無終山上,山上沒有可供飲用的水。陽翁伯爲了守孝方便,就在父母的墓旁蓋了一間守靈的小屋。由於失去了雙親,他感到無比的悲傷,晝夜地慟哭,終於他的孝順感動了天上的神明,天神竟然在墓旁開出了一條清泉,供他飲用。
  • 成子是遠古時的一位仙人。他住在甘肅省平涼市西部的崆峒山的一個石洞裡,黃帝聞訊後曾專程去造訪他,黃帝問他:“敢問什麼是修道的要訣。”廣成子說,“在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鳥不到遷徙的季節就飛走了,秋天未到,草木沒等到黃時就凋落了,你說我能和你談道嗎?”黃帝慚愧地退出了。
    回去後,他不理朝政,啥事也不幹,閑居了三個月,然後又去見廣成子。這回,他知道真道之難得,跪著走到廣成子面前,再次叩拜,求治身之道。廣成子回答說: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達到心中一片空靈,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凝神靜修,你的肉身自會達到淨化。當你能達到神清體淨時,你的身體就不會感到勞頓,你的心也不會為外界所動,你就可以長生了。要注重內心的修養,排除外界的干擾,因為過多的俗事會敗壞你的真性。我固守於養性,永遠心境平和清淨無為,所以活了一千二百歲,沒有一點衰老的跡象。得我道法的人可以成為一國之君,得不到我道法的人只能是世俗之輩。我的道會將你引入無窮之門,暢遊於無極之野,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世人都死去時,僅有我,依然長存於天地之間。


    廣成子是遠古時的一位仙人。他住在甘肅省平涼市西部的崆峒山的一個石洞裡,黃帝聞訊後曾專程去造訪他,黃帝問他:“敢問什麼是修道的要訣。”廣成子說,“在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鳥不到遷徙的季節就飛走了,秋天未到,草木沒等到黃時就凋落了,你說我能和你談道嗎?”黃帝慚愧地退出了。

  • 十多歲時,有個女道士從劍州遊歷外縣,經過他家,父母因為他慕道,托付女道士保護他。女道士授給他一本《正一延生小□》,給他起名叫法進。讓他專心香火,齋戒護持。他也就只吃樹籽不吃飯,不時有感應降臨。
  • 道士王遠知,本是琅琊人。他的父親王曇選,任揚州刺史。他的母親是駕部郎中丁超的女兒。他母親曾經夢見彩雲靈鳳集聚在她的身上,於是就懷了孕。她還聽到自己肚子裡有聲音。和尚寶誥對王曇選說:“你的這個兒子出生之後,將成為受人推崇的神仙大師。”
  • 陶弘景,字通明,道號真白先生,是吳地荊州牧陶濬的七世孫,丹陽人。他的母親剛懷上他,就夢見一條青龍在她的懷中,同時有兩個神仙從天而降,手裡拿著香爐。他母親睡醒後對旁邊的人說懷的一定是個男孩,但不會是凡人,恐怕還是等於沒有後代
  • 唐朝武則天當朝的末年,益州有一個老頭,帶著一把藥壺在城裡賣藥,賺了錢就用來救濟貧困的人,自己平常不吃東西,時常只喝一點清水。如此過了一年多,百姓們都很信賴他,凡是有病買到他的藥的,沒有治不好的。有時他獨自在江邊遊玩,久久地凝神遠望;又有時登高遠眺,一整天不說一句話。
  • 唐憲宗元和初年,元徹、柳實兩人居住在衡山上。二人都有叔叔或伯父在浙東做官,他們都受官司連累,各自躲到到歡州和愛州。
  • 馬周是仙界華山素靈宮的一位仙官。唐代李氏將要受命於天取代隋朝時,太上老君派馬周到人世間幫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國家。馬周到了人世後,卻天天沉緬於飲酒,二十年都默默無聞地混跡於俗人中,完全忘了上天給他的使命。後來竟落魄江湖,飢寒交加,人人都躲著他,多次向人磕頭告幫。他聽說袁天罡從四川到陝西來了,據說他善於看相,就去見他,求他看看自己的將來是兇是吉。袁天罡看了馬周半天後說:“你的五神已經離你而去,你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了,哪裡還有什麼相可看哪!”馬周一聽大驚失色,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消災免死,袁天罡說:“你可以從這裡一直向東走,會看見一個騎牛的老人。你不要和他說話,跟著他走就行,這樣你的病就可以免除了。”
  • 道士王纂乃金壇人,住在馬跡山中。平時好積陰功救助生靈,即使對待動物也非常愛護。當時是西晉末年,中原大亂,飢荒遍地瘟疫流行,而且還到處發生了有毒的瘴氣,病死了很多人,田野荒蕪,十室九空,到處都是病餓而死的屍體。王纂在自己修身的淨室寫了奏章向天神告急求上天救助人世的災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