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券商陸續結束在台營運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1月29日訊】據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報導,繼東方惠嘉證券、德利證券之後,法興證券也決定結束台灣證券經紀和研究部門,成為去年底以來,第三家關閉證券部門的外資券商,對於外資券商陸續鎩羽而歸,是否意味著外資看淡台灣未來發展,進而影響外資來台投資意願,則值得密切觀察。
陳水扁總統日前提出振興經濟的十大裁示中,其中一點即是擴大吸引外資投資台灣,並舉辦投資說明會,不過外資券商證券部門營運因不如預期而相繼關閉,多少顯示出台灣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而影響到外資券商在台的獲利。
這一波台股反彈以來,外資目前尚看不出大幅加碼佈局的跡象,主要是因為國際股市仍不穩定、對明年景氣復甦態勢尚未明朗,因此對台股後續走勢仍有所疑慮,以致於外資券商營運也遭到拖累。一家歐系外資券商主管指出,如果台股成交量無法再放大,則外資券商營運虧損的家數仍會增加,也不排除有持續結束營業的外資券商。
法興證券的母公司為法國興業銀行集團(SGG),由於法興證券出現大幅虧損,導致法國興業銀行第三季單季淨利較第第二季大幅衰退60%以上。事實上,外資券商營運獲利和當地股市表現有密切相關,如歐洲股市近來表現也不如美股反彈氣勢來得強勁,因此部分歐系外資券商的獲利表現也不盡理想,而在台灣關閉的外資券商證券部門,也都是市佔率較低的券商。
一家大型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美系券商目前在台灣的市佔率持續擴大,而歐系券商則除了少數幾家異軍突起之外,其他市佔率亦呈現萎縮,因此結束證券部門在台營業的外資,目前都是歐系外資,也突顯市佔率此消彼長的態勢,而美系券商對於外資在台灣股市的投資,看法上就較為樂觀,由於股市是多空循環的市場,一旦多頭市場來臨,外資對台股的加碼佈局將趨於積極。外資券商由於收取的經紀費用高,毛利率一向也較本土券商為高,不過今年以來不少外資投資銀行及券商紛紛吹起裁員風,摩根士丹利一位研究員表示,外資券商目前在台北競爭激烈,對重視績效的外資圈而言,未來裁員、合併、裁撤風潮仍將不可避免,但外資仍可透過既有的外資券商下單進軍台股,因此外資券商結束營運,和營運策略未能搶得市佔率的關係較大,與國際資金進入台股的意願,並無密切的關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