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浴」影片賞析

沈芳如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0月30日訊】影片中沒有一般文革片中所表現的「口號遍天」或「造反抄家」的狗血場景,相反地,他通過一個女孩在文革中的遭遇,揭示人性中的種種罪惡和肮髒的執著欲念。所以我在想,《天浴》的「浴」難道只是指文秀在澄澈天空下沐浴的那段經典畫面嗎?難道只是指身體上的潔淨嗎?不,他意味著人心的潔淨,洗濯的不只是身體上的污穢,更重要的洗淨紅塵俗世的貪婪慾念。

在影片中,甚至在現實中,受到社會道德急速下滑的影響,使得原本高尚純淨的人類,竟然漸漸無法遏制自己罪惡的欲望。正如魯迅形容悲劇時所說,一件如此美好的東西活生生地在我眼前毀滅。看到如花般純潔美麗的文秀,在一個充滿虛?、欺騙、自私的社會中慢慢枯萎、凋落!不知道心中該感嘆的是生活環境的變化,還是人類心靈的沈淪?

片中文秀一直想回成都,但是,其實左右文秀念頭的不過是城裏的繁華、看電影很方便,做工作很輕鬆…因此,當文秀看到天上雲彩的變化,她會聯想到成都熱鬧的人民南路,但是,我不懂的是,一個虛榮光鮮、渴望安逸的念頭,就值得出賣自己的肉體與靈魂嗎?所以,我想,當文秀問老金是否就這樣過一輩子養馬的生活時,文秀其實是在問自己吧!

當文秀對孫供銷員失去的是「貞操」,那她在第二個男人身上,卻已放棄了「尊嚴」;等到第三個、第四個男人時,文秀已經沒有了「廉恥」,所以後來她對老金的態度,也已完全是一副破鞋的樣子。但是,這是文秀心底深處開始決裂自己的表現,還是未達目的所做的樣子,我就不得而知了~

到文秀在墮胎時還被人強暴時,我想,走到了這一步,代價已經太大了。但人總是這樣,犧牲越大,決心也就越大,而擋著她回城的那堵牆卻也越來越高,不是實質的高,而是文秀付出的代價一再增加,卻始終還越不過去,所相對顯現出來的高。這大概也已使文秀感到深深的絕望,並進而走向了不歸路!

在死亡之前,文秀再度繫上他最愛的絲巾。這是秀秀的心愛之物,也是她從城市到荒涼草原的繽紛希望。在片中,曾多次出現那條紅色絲巾,絲巾裹住的衛生紙,是母親的關懷,也是少女的羞澀。無奈的是,秀秀的天真爛漫,竟被荒原的黑霧、冷雨悄悄埋葬。

絲巾第二次出現時,是在陳莉失蹤的沼澤地,夜霧籠罩的沼澤,吞沒了同是來自城市的陳莉,只剩下紅色絲巾,在乾枯的樹枝上淒涼舞動,這一幕讓人感到厄運漸漸降臨。接下來絲巾出現在文秀期盼被接走的場景中,無望的等待,使跳動在綠色草原那熱情活潑的紅色,漸漸暗淡下來。也正是隔著這條絲巾,文秀看到那些無恥男人的猙獰,看到了自己在絕望中慢慢毀滅的靈魂。

除了絲巾,還有男孩送她的萬花筒,原本夢幻般綺麗的圖案,卻在和老金的爭執中破碎,破碎的是女孩的純真無暇,是老金的傷心失望,也印證了片頭中男孩說的一句話:「也許就在那時,我真正失去了文秀!」至於誘惑的蘋果,則促成了人類的原罪,在片中,同樣肮髒醜陋的男人,都用蘋果換取秀秀一次又一次的墮落。

看玩片後,先不論老金對文秀的感情是哪一種,至少,我們都應該學到老金的無慾無求、無私無我吧!想想,文秀若非貪戀城市的花花世界,又豈會淪為「人盡可夫」的賣貨?在美麗、純樸的西藏,都有如此的哀傷,那麼身處於花花世界的我們,是否更該好好警惕!放下執著,放下名利情,只要人性的貪慾不去,這樣的悲劇還是會再發生的!

台灣大紀元(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偶翻《中外電視新聞佳作賞析》一書,赫然發現中央電視台1994年夏拍攝的《東方之子——成克杰》忝列其中。成克杰面對鏡頭裝出一副悲天憫人懮國懮民的樣子,聲淚俱下地說:“看到災區人民受苦受難,我真不好受呀!這些人也是爹媽生的,也是有血有肉啊,我也是爹媽生的,也是有血有肉。他們好苦呀!”又慷慨激昂地說:“我要書寫一些老百姓永遠不會忘怀,認為我沒偷懶,正在努力為他們作貢獻的歷史,當然我絕不會書寫相反的歷史。”
  •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年二十,舉進士,宋理宗親拔為第一。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累官至右丞相,加少保,信國公。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兵敗,被執,至潮陽,見張弘範,弘範與俱入崖山,使為書招張世傑,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笑而置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在燕凡三年,元世祖知天祥終不屈,召入,諭之曰:「汝何願?」天祥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願賜之一死足矣。」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死數日,其妻歐陽氏收其屍,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年四十七,傳世有文山先生集。
  • 羅伯琴凱是一位專業的攝影師,國家地理雜誌指派羅伯到愛河華洲麥迪遜部拍攝兩座遮蓬橋。但是,因為羅伯人生地不熟而迷路,他把車開到一戶農家前,問問他所要到的位置在哪裡?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電影從媽媽秀雅留給兒子鄭志浩的畫冊開始,用動畫的形式引出雲國及企鵝母子間溫暖的親情故事,讓影片一開始就具備了一種夢幻般美好,也暗示了後續劇情發展脈絡。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新世紀影視於二零二五中國新年正月十五推出的電影《賣房》,目前在乾淨世界平台熱播並引發廣泛討論。因為電影的內容非常寫實地觸及到當今中國的老齡化社會現實以及產生的一系列養老問題、房子問題、贍養問題、職業道德、人生心態等話題
  • 家庭關係是電影創作的永恆題材,翁子光執導的《爸爸》、祝紫嫣執導《但願人長久》、賈勝楓的《流水落花》三部電影都是以親情為主題,聚焦於不同的家庭背景與親子關係,展現家庭內部的矛盾、創傷與難以割捨的愛。人生聚散有時,但血濃於水的情感,為子女的無私付出,面對命運逆轉,親人之間的情感掙扎與遺憾,香港在大時代下的愛與痛,都引起觀眾共鳴。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