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官网

背解紅羅

font print 人氣: 59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南邦國王向漢宣王送來紅羅包袱,並聲明若漢室無人能解開紅羅,則要將漢室的上幫改爲下國。漢宣王焦慮之極。正宮張桂英薦大臣蘇文舉之女蘇金定 入朝解了紅羅,還讓出正宮給蘇金定,西宮苗懷玉卻心懷嫉妒,與其父苗寬、情人李文龍等串謀陷害蘇金定。

漢宣王中計,誅殺蘇門二百餘口,僅留蘇金定收禁冷宮待産子後處決。

蘇金定冷宮産子,苗懷玉派李文龍逼殺。幸有宮娥李定金捨身相救,張桂英及其父張忠、弟張任也及時相助,蘇金定得隱身大齊庵爲尼,其子亦得付託民間收養。

苗懷玉父女查得蘇金定行蹤,即派李文龍火燒天齊庵。蘇金定之弟蘇萬磷 當日在滅門慘禍中虎口餘生,落草爲寇,此時正潛入皇城探訪蘇金定下落,剛 遇李義龍燒庵,即殺退李文龍兵馬,將蘇金定及正在探望她的張桂英救上大芒山寨。

苗家父女篡朝殺宮,張忠把漢宣王救出,送上大芒山。 蘇家姐弟,張桂英等爲懲戒漢宣王之昏噴,將其氣弄一番,之後發兵討伐苗賊。

蘇萬磷帶兵攻進皇城,殺了苗寬、李文龍等奸賊,處決了苗懷玉,復興了漢室。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爲什麽要有駝峰 (12/21/2001)    
  • 發了財 (12/21/2001)    
  • 岳母刺字 (12/17/2001)    
  • 懂事的兒子 (11/29/2001)    
  • 兒時的樂園 (11/19/2001)    
  • 運神像的驢子 (11/11/2001)    
  • 鷹與烏鴉 (11/11/2001)    
  • 馬與驢子 (11/11/2001)    
  • 錢豬 (10/21/2001)    
  • 鋼琴奇才 — 李斯特 (10/18/2001)    
  • 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10/18/2001)    
  • 曹丕 丹霞蔽日行 (10/15/2001)    
  • 曹植 離友詩二首(並序) (10/14/2001)    
  • 胡笳十八拍 (10/6/2001)    
  • 馬 和 鹿 (10/5/2001)    
  • 西藏的「擦擦」 (9/23/2001)    
  • 漫談秦淮煙花——陳圓圓 (9/22/2001)    
  • 二十四孝_負米養親 (9/20/2001)    
  • 人類曾經被毀滅:月亮的起源 (9/17/2001)    
  • 劫難過後 紐約街頭星條旗處處可見 (9/16/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辭辛勞的周遊列國。這一年,他正準備到楚國去,卻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被兩國的軍隊包圍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糧食耗盡了。
    • 只見孫武威武的站在原地,他嚴肅的對宮女說:「戰場上,士兵紀律弄不清楚,號令不熟悉,這是將領的過錯。」接著他沉默了一下,繼續說:「但現在已經解說的得清清楚楚,卻不遵照號令行事,那就是軍官和士兵的過錯了。」
    • 蔣慧云的小書包
      這詩是王維的一次美好的夜遊經驗,我們一起來領略詩人的那個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們跟著王維一起去夜遊的話,也能有一樣的經歷嗎?
    • 蔣慧云的小書包
      「砰砰砰!砰砰砰!」有人把曾家的大門敲的又急又猛。曾母一邊說:「來了,是誰呀?」一邊起身開門。可門都還沒開呢,門外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老太太,我是鄰居張三啊。我剛才,在外頭聽說了,您的兒子,曾參殺人啦!」
    • 闊少爺帶著馬鞭,得意洋洋的走了。他騎著馬,不時就揮揮馬鞭,還一邊對人炫耀:「我這根馬鞭哪,值五萬塊呢!」
    • 想唱出一首動人的歌曲,需要學習歌唱技巧嗎?當然!薛譚很幸運遇到一位高功夫的老師,但是要學好歌唱的本事,除了努力認真練習之外,還有什麼重點嗎?
    • 狙公愛養猴子,他跟猴子商量後,把早上吃三升,晚上吃四升橡實,改成早上吃四升,晚上吃三升橡實。可是,早上吃四升跟三升真的沒有不一樣嗎?
    • 楊布差點就真的打狗了,幸好他的哥哥阻止了他。楊布的哥哥是怎麼讓生氣的楊布能夠冷靜下來?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在一片江雪裡的心情會是什麼樣?你心中的江雪圖又是什麼模樣?一起領略柳宗元詩裡的意與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