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搬家SOHO現代城 中關村最近“很受傷”?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1日訊】兩周前,本報刊發新浪網要搬進CBD(商務中心區)的消息時,究竟落戶誰家還是個謎,如今謎底揭曉──新浪網的“新家”是SOHO現代城。
無獨有偶,此前微軟要搬离中關村時,媒体竟使用了“出逃”來加以形容。從中關村到CBD,難道几家公司的搬家就意味著中關村是輸家嗎?這恰巧將有關區域定位与錯位競爭的話題擺在了讀者面前。
謎底讓人意外:選擇SOHO是根据評估報告
新浪網將遷入的是SOHO現代城B座。据現代城的發展商──紅石公司的有關人士介紹,根据達成的租務合同,租期為兩年,加上中介費和管理費,每平方米每月的租金達到了18美元。
SOHO現代城無疑已成為CBD中寫字樓供應市場上的新銳。但盡管如此,在國貿、嘉里中心等“實力派”寫字樓的“夾擊”下,SOHO現代城仍能脫穎而出,還是讓人頗感意外。
對于選中SOHO現代城的原因,新浪網一位人士透露說:“基本上是根据那家不動產評估机构評估報告中的一些量化數据作出的判斷。”此前,新浪網委托了一家不動產評估机构對二十多個商業樓盤的租金价格、地理位置、商業机會优劣等指標進行了綜合評估。
不過,新浪的入住倒是与SOHO現代城當初“鼓吹”的網絡社區不謀而合,畢竟搭上新經濟“便車”的房地產業不僅需要寬帶等形式支持,還要有新經濟載体對辦公模式的認同。
成長決定選擇:自由的選擇有助于提高競爭力
對于新浪的搬家,中關村該不該“很受傷”?有網民評論曰:中關村就該是個培養公司的孵化器,“養”大了就送到CBD或是其他更适合的區域去。
新浪網也用“公司轉型”的說法暗暗傳遞出“長大了”的信號。“新浪網希望通過搬家表明新浪正由一家技術服務性公司向商業性公司轉型,甚至涉足傳統商業領域。”這需要与商業伙伴和服務客戶的“距离”更近、商務環境更加便利。而且,提升辦公環境是包裝公司和体現對公司未來盈利目標信心的最佳方式。
有公司從中關村遷入CBD,同樣也有CBD的公司遷出,紅石實業公司的總經理潘石屹認為,公司辦公地點的搬遷引發了北京各區域之間的競爭。以前人們的集合地點圍繞工厂,它是固定不變的,而現在已經變成辦公地點,它是可變的。根据公司需要和區域商務環境的优劣產生了這樣的“流通”,它不僅可以促進區域租金降低和服務提高等商務競爭力的提升,甚至還將提高城市的競爭力。
錯位帶來市場:中關村該留住什么樣的企業?
中關村、金融街和CBD目前形成了北京寫字樓市場三足鼎立之勢,企業遷出中關村,“投奔”他處,中關村該如何面對?
對此,其實大可不必過慮。擁有7000余家IT企業的中關村,95%是中小企業,由于有政策优惠和人才优勢,中關村是小公司的“天堂”──創業階段的資金不足,使他們難以承受租金過高的寫字樓。而那些帶著創業夢想的各類高科技人才也從世界、全國各地匯集到中關村,他們并不在乎艱苦的條件,要的衹是利于創業和初期成長的氛圍。另外,其市政建設中應突出高科技基礎設施的保障,以利于高科技企業所需要的技術環境。而在中關村也大建類似CBD、金融街的高檔寫字樓、大飯店未必就能對得准中關村特殊企業群落的胃口。對于几個已經“長大”的公司,當商務環境的需求難以滿足時,從成本的角度講,搬走對中關村而言并不一定就是損失。
有關專家認為,中關村一方面需要提升區域內的市政環境和商務環境,另一方面也要与其他區域形成錯位競爭的格局。
──轉自《北京晨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