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看看影視劇和舞臺上流行什么,你就會發現人民是多么地需要歡笑。電影裏有《大腕》,電視裏有《貽笑大方》,舞臺上有《翠花,上酸菜》。最近一段時間觀眾們可謂是笑口常開。
人民喜歡笑,需要笑,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仍然如此,喜劇在表演藝術的各個領域都是永恒的。馮小剛每年的賀歲喜劇片為什么能在票房上一路高歌,電視喜劇的收視率何以總是排名靠前,話劇裏為什么是喜劇或帶喜劇色彩的戲就能獲得高票房?這些規律性的東西確實需要娛樂界人士好好總結一下。不要一頭紮在古裝戲裏不出來,要么一看《黑洞》火了,就全奔 “反黑”題材去了。
雖然最近的喜劇不斷,但仍不是各個領域裏的主流作品,充其量是比較引人注目,比較招人待見,不像古裝戲那么成氣候。而且真正讓 人笑痛快的上品也不多。目前的喜劇仍然存在一些誤區和問題。比如說不純粹,玩喜劇的同時,總想搞點社會責任感。不是說不可以不應該,沒那么高水準不如純粹一點,先把人逗樂了再說。瞧把馮小剛給逼的,他要是真玩藝術去了,真是觀眾的一大損失。再有就是數量少。雖說最近喜劇不斷,但看完《大腕》,今年的電影喜劇就斷了線,《貽笑大方》演完了,電視喜劇還看什么?話劇還好一點,據說一部名叫《孟麗君》的喜劇即將登臺,不知逗不逗,等等看吧。笑有各種各樣的笑法,但有時也很單純,就是那種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更多時候人們並不在乎那些劇裏面有多少思想內涵,笑之後有多少文化意味,開懷大笑有時就是最終目的。能讓人民歡笑是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更是他們的造化。
(《北京青年報》 2002-1-19)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