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面紗將揭開 秦阿房宮遺址今年進行發掘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5日訊】阿房宮是秦朝舉行朝會、慶典、商議國事的政令中心,但項羽的一把大火將阿房宮燒為焦土,給后人留下了永久的遺憾。歷史上的阿房宮究竟是什么樣子?記者昨日獲悉,文物部門已決定對秦阿房宮遺址進行試掘。
華商報消息,阿房宮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筑群。秦末項羽入關,阿房宮被燒為焦土。1961年,阿房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市文物部門的文物普探顯示,遺址分布區的總面積達10.89平方公里,現存的主要有前殿遺址、上天台遺址和“磁石門”遺址等。“磁石門”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道安全門。史載,燕太子丹派刺客荊軻刺殺秦王,圖窮匕現,為保安全,秦王憤怒之余采取措施,在前殿壘磁石為門,稱磁石門,以防行刺者再次入宮。前殿遺址則是阿房宮的主體宮殿,是秦始皇与朝臣商議軍國大事的地方,它應是阿房宮最大、最富麗的建筑,面積相當于136個足球場,規模惊人。
西安市文物局文物處負責同志表示,這些裸露于地面的夯土台基歷經了兩千年的風雨侵蝕,加上人為取土、磚瓦窯厂的吞噬等人為破坏,規模正逐漸縮小,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為了使遺址保護工作有切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為制定阿房宮遺址的保護規划提供更為詳盡的科學依据,文物部門今年將對該遺址進行試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