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京城文物修繕工程搬遷居民數千戶,古跡保護的搶修及其周邊環境的改善近百項。記者日前從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隨著長安街皇城墻、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舊址等文物古跡的竣工,蓮花池遺址公園、皇城墻遺址公園、圓明園遺址公園,阜景傳統文化街的歷史面貌已初步展現,到目前為止,北京已經恢復了部分歷史景觀,使北京文物古跡保護開創出歷史新局面。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梅寧華說,自2000年5月,北京市政府撥出3.3億元專款(簡稱“3.3億工程”)用於近百項文物古跡的搶修,北京一大批文物得到搶救和保護,其中白塔寺西路、東岳廟西路、北大紅樓、火神廟、宣仁廟、普渡寺、恭王府、國子監等場所一批文物已陸續騰退被佔房屋。
截至2001年11月,北京市文物局安排搶修專案為98項,已投入市政府專項資金1.9億元,帶動社會各方面整治、搶修配套資金約6億元。其中已竣工15項,在施34項,今年將開工28項。
到目前為止,“3.3億工程”已使歷代帝王廟、後門橋、蓮花池等一批文物得到搶修,基本緩解了北京市地面文物建築幾十年來存在的年久失修,隱患嚴重的矛盾,為合理利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據了解,“3.3億工程”使各有關方面對文物保護的投入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尤其是各區縣政府的投入力度加大。僅圓明園遺址、東皇城根遺址、歷代帝王廟、法海寺、承恩寺等專案投入的環境整治及文物修繕經費就超過6億元。
“3.3億工程”與北京市危舊房改造,整治城市環境,改善歷史街區的工作緊密結合,增加了古都的文化內涵,如歷代帝王廟,白塔寺將在今年完成修繕;中軸線的鼓樓、火神廟、普渡寺、永定門城樓等也將陸續修繕或復建;其他一些倍受關注的古跡也將得到搶修開放,如紀曉嵐故居、萬壽寺、十三陵德陵、司馬臺長城等。據悉,目前北京市文物古跡總量為3500處,文物建築總面積約200萬平方米,其中頤和園、天壇等五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網 2002-1-1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