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酒樓 耍詐、唬爛 花招一堆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2日訊】滬上餐廳百花百樣,台灣人在上海可以嚐遍各式江南美食,成為一種享受,不過可不要成為「呆胞」。上海媒體近日揭露本地酒樓「耍貓膩」的內幕,台灣登滬遊玩或工作的民眾可以引為殷鑒。
東方網報導,一位強姓客人,在上海黃浦區一酒家招待客戶,用完餐結帳回家後,他發現實際付費比開價多支出100多元(人民幣,下同),第2天強先生帶著發票特地去這家酒店核帳,結果,連同茶水費、毛巾費一同計算在內,飯店多收了強先生93元。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從此強先生便做起了有心人,每回外出用餐必核帳。但令他難以理解的是,飯店送上的帳單常常出錯,而且每次出錯都是多收費。收費最多的是元旦那次,9人用餐實際費用是1350元,但飯店送上的帳單卻是1580元。而每當強先生向服務員小姐指出差錯時,這些服務員小姐總是非常客氣地說,「對不起先生,我們算錯了。」像是無意中出錯﹔但多次的偶然現象不得不讓強先生生疑,飯店莫不是故意的?
報導引述上海消費者組織的建議,民眾在酒足飯飽之後,常常在付錢時糊里糊塗,一些餐廳業者便乘虛而入。因此,建議消費者在結帳時一定要核好帳,以免被斬。
不僅有酒樓在帳單耍貓膩(上海話,意指詐欺、騙人),部分上海餐廳也會打著折扣的名義,幹些「漸欲迷人眼」的壞事。
上海解放日報報導一宗酒樓,以所謂的各種打折宣傳迷惑消費者的事例。元旦期間,一位王姓民眾與朋友去陜西路一家酒樓吃飯,該酒樓門外掛著「特價菜全部7折」的條幅。用餐完畢後王某才發覺,所謂的特價菜打折是有很多限制的,首先,並不是所有的菜都能打折,其次,就是特價菜打折也是有條件的,有的在「特價」以外加收「加工費」或「調料費」,有的還限定人數和消費額。一番折騰後消費者發現,打折後的價錢與打折前基本沒有太大差異。
一般上海酒樓消費對紙巾、調味品等也要收費,有些酒樓貴賓廳菜價高於大堂菜價﹔有些酒樓標價牌上的價格都是小盤價格,但消費者點完菜後酒樓一般以中、大盤的價格結算。因此,到酒樓用餐享受美食之餘,不妨先詢問特價消費方式,可以減少餐後糾紛和不悅的機率,掃了吃飯的興致,也避免不必要的開支。
勁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