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大規模信貸刺激將損害大陸信用評級
大陸去年GDP增幅創下29年最低。 (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9年09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日前表示,中共採取大規模信貸刺激經濟增長的做法對該國信用評級造成不利影響,該影響甚至大於美國加徵貿易關稅所產生的直接衝擊。
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導致中國經濟增長出現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放緩。對此,中共當局採用減費降稅、降準、增加信貸等多種方式,試圖刺激經濟增長。標普對此發出了警告。
據路透社消息,標普中國主權分析師Kim Eng表示,中共一直試圖用各種刺激方式抵消因貿易戰帶來的損失,但中共面臨在這方面走得過遠的風險。
Kim Eng認為:「如果遭遇某種突然衝擊,那麼我認為,政府可能會開始實施更為緊急的經濟扶持舉措。那將意味著銀行將不得不開始相當迅速地放貸,從而可能對政府信用評級造成不利影響。」
報導表示,如果大陸失業大幅增加會引發民眾不穩定情緒,中共當局會回到令銀行增加放貸的老路。
美中貿易戰已經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外企大量外遷,以出口為主的企業訂單大減,再加上這些企業連帶著上下游企業的損失,這已經造成了大量工人失業。去年底,有大陸業界人士表示,貿易戰將造成大陸1400萬工人失業。
面對中共經濟萎縮,國際投行紛紛下調大陸GDP增幅。瑞銀預計今年中國GDP增長率將保持在6%,明年則放緩至5.5%。美銀美林將2020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測降至5.7%。
而中共當局更是對經濟下滑感到擔憂。
中共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稱,要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工具,確定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的措施,帶動有效投資支持補短板擴內需等。
有評論認為,中共釋放了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及增加槓桿發債刺激經濟的信號。
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表示,預期中共央行最快在本月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並增加發債規模,於未來數月將專項債發行額度提高至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75至1%。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