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澳洲社會對自我價值和社會地位的衡量已從傳統的對工資和工種的衡量,轉變成了用房產擁有情況來衡量的「資產社會」。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悉尼大學學者們的研究以悉尼這個全澳最昂貴的城市為重點,結果發現,長期以來傳統的以人們所做的工作進行的社會地位劃分已經變成了人們是否擁有房產、是否在還房貸、是否被房價永遠排擠在房地產市場之外的劃分所取代。
該研究的兩位合作者阿德金斯(Lisa Adkins)和康寧斯(Martijn Konings)表示,由於工資增長停滯不前,房價飆升,人們衡量自己的價值和社會地位的傳統方式已現崩潰。
阿德金斯教授表示,在大多數人的工資幾乎沒有增長的同時,那些將錢投入房地產的人通常會從房價的飆升中獲利。由於澳洲的稅制有助於人們擁有更多的房產,進入房地產市場現在已成為了一個社會的特徵。人們以工種或工資衡量自我價值的日子實際上已經結束了。
「在悉尼,這是中產階級關注的一個問題。人們對買房、房價非常清楚。如果你想保持中產階級或更好的地位的話,這就是你會去做的事情。」他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資產社會中。」
按照該項研究的研究人員的說法,發達國家現在擁有一個以房屋資產為基礎的五個階層的階級體系。其中最高的是「投資者」群體,包括那些沒有普通工資但靠從房地產投資中獲得收入的人;緊隨其後的是那些擁有房產的人;然後是那些有房產但需還房貸的人。接下來是那些沒有住房資產的人,他們又被分為租房者和社會底層的無家可歸者。
研究表明,社會「結構重組」意味著大多數人的生活機會現在已由房產所有權所決定,而不是他們的工作和每週工資。
康寧斯教授說,在悉尼和澳洲其它主要州府城市的社會,人們現在關注的是房價而不是工資和就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說: 「每個人似乎都明白負扣稅以及如何將它用於房地產投資。人們都知道它對房價的重要性及其明確的政策重點。」
研究者們還發現,由於工資增長停滯不前,房價上漲,想要進入房市的人越來越依賴於父母的幫助。這是社會以房地產資產為基礎的另一種方式。
責任編輯: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