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上海台灣嘉義報導)出生在布袋新岑里小漁村的文化攝影工作者王耀民,雖然長年旅居台北過著追逐新聞、捕捉鏡頭的忙碌生活,但總是難以忘懷家鄉的風土人情,利用無數次的假日、年節返鄉,用鏡頭記錄家鄉,與大家分享台灣的水視界,以及布袋生態之美。繼出版《台灣水視界─布袋生態之美》、《台灣水視界─冬季,我在布袋》、《龍宮溪畔》三書,讓許多鄉親、保育專家、愛鳥人士,驚豔布袋生態之美之後,於8月24日再度返鄉,在「布袋 543故事館」舉辦「走訪布袋,回味543」攝影展,再度獲得地方各界人士的讚賞與肯定。




「走訪布袋,回味543」攝影展,於8月24日上午開展,雖然白鹿颱風來襲,但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徐振能、立委蔡易餘、縣議員蔡瑋傑、嘉義縣政府縣長室祕書吳小娟、布袋鎮民代表蕭素蘭等貴賓和許多民眾,仍然踴躍到場參加開幕儀式,並聽取王耀民精彩的導覽解說。
王耀民說,此次攝影展承蒙立委李俊俋和多位親朋好友的贊助、縣議員蔡瑋傑的大力支持,以及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的免費提供場地,得以順利舉辦非常感謝;也要特別感謝到場的各位貴賓和民眾,冒著颱風來襲蒞臨參加。



王耀民表示,此次展出內容包括鹽田、漁業及候鳥3個主軸,主要是紀錄 80年代布袋老鹽工的辛苦掙錢的工作情況,布袋漁民和養殖業的辛勞,以及布袋最令人驚豔的水鳥視界3個主軸,共展出31幅珍貴的照片,展期從8月24日到9月22日為止,讓觀賞者了解布袋這30年來的改變和進步。
王耀民回憶30年前,感念他母親積攢了新台幣3萬元,給他買了一台高階相機,從此愛上攝影到如今。他為在場貴賓和民眾,一一導覽解說每一幅珍貴照片的時空背景和特色,讓在場者彷彿走入時空隧道,如同身臨其境,走訪布袋,回味543。
曾是台灣最大的布袋鹽場,在2001年鹽田全面廢曬走入歷史,王耀民於1989年大學畢業。他說,幸好母親幫他買了一台高階相機,來得及紀錄鹽田歷史,拍下老鹽工曬鹽、挑鹽等模樣。鄉愁是離鄉者共同的心底情愫,王耀民長年在外,心想著總要為家鄉留些什麼,因此期盼用心、用鏡頭紀錄家鄉,把家鄉的塭情水色、活蹦跳躍的漁產、人文景致和生態水鳥,一一呈現。



蔡易餘表示,非常感謝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在布袋鎮「財政部高雄關稅局布袋留置所」舊址打造「布袋 543故事館」,展示著布袋鎮四百年的歷史變遷、產業文化、聚落特色及鄉土民情,感謝管理處提供這麼好的場地展出;更感謝王耀民攝影師一直以來關心布袋這塊土地,透過影像拍攝,透過人事物、夕陽、候鳥最好的圖片展出;當然也要感謝瑋傑議員的穿針引線大力支持展出。
蔡易餘、徐振能、蔡瑋傑等人,一致讚賞此次攝影作品呈現布袋之美,一致歡迎大家來「布袋 543故事館」,觀賞「走訪布袋,回味543」攝影展,來了解布袋的歷史,也來感受布袋之美。展期至9月22日為止,每週三至週日早上9:00─12:00,下午1:00─5:00,星期一、二休館。◇
責任編輯:韻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