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平博88- 线上博彩全攻略

李嘉誠廣告詞「黃台之瓜」背後的歷史故事

高天韻
font print 人氣: 1215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9年08月17日訊】8月16日,香港首富李嘉誠以「一個香港市民」的身分在多家報章刊登廣告,呼籲停止暴力。其中一款全版廣告詞為:「正如我之前講過:『黃台之瓜,何堪再摘。』」

李嘉誠過去多次以「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勸戒港人,但從未說明誰是損害香港的「摘瓜人」。這一回,在「反送中」的背景下,他再用此句,引來多方解讀,「黃台之瓜」一時成為網絡熱搜詞。

「黃台之瓜」來源於唐代「章懷太子」李賢的樂府詩《黃台瓜辭》,全詩為:「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這首詩以摘瓜比喻唐代宗室的母子相殘:兒子好比藤上結出的瓜。瓜兒越摘越少,形容孩子一個個被害死,等到果實都摘光了,就只剩下藤蔓,好不淒涼。全詩僅用30個字,詩意淺白,情真意切,其中「黃台」並非實指。

《全唐詩》卷六收錄了此詩,題下有註,交待了創作背景:「初,武后殺太子弘,立賢為太子,後賢疑隙寖開,不能保存,無由敢言,乃作是辭,命樂工歌之,冀后聞而感悟。」

後人多將《黃瓜台辭》與相傳曹植所作的《七步詩》相提並論,認為前者更勝一籌。明代文學家鍾惺在《唐詩歸》中評曰:「深有漢魏遺響,妙於《煮豆》歌」。清代書畫家周珽在《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裡說:「哀詞慮遠,傷心刺骨。」清末民初翻譯家王壽昌在《小清華園詩談》寫道:「章懷太子之『種瓜黃台下』,意雖迫切而辭甚淒婉,聞者無不惻然動心。」

身世悲慘的章懷太子

李賢(655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則天之次子。李賢天資聰穎,年幼時讀書即過目不忘,以「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作為太子侍讀。李賢長大後容貌俊秀、舉止端莊,深得父皇喜愛。

上元二年(675年),李賢的兄長、太子李弘死於合璧宮(一說被武后毒死,一說病死)。六月,李賢被冊立為皇太子。高宗三次命他監國。李賢處理政事明白公允,贏得朝廷眾臣的稱道及高宗的褒揚。

李賢有一大成就:他召集了張大安、劉訥言、格希元等一批學者,共同注釋范曄的《後漢書》,書成後獲得高宗賞賜。《後漢書》注釋今稱「章懷注」,是研究《後漢書》的重要史料。清代學者王先謙將此注釋與顏師古注釋《漢書》比肩,贊曰:「章懷之注范,不減於顏監之注班」。

可惜的是,武則天與李賢母子間互相猜忌,頗多嫌隙。武后多次以書信方式責備李賢,宮中流傳著太子不是武后親生的閒話,加上有傳言指李弘是被武后加害,這都令李賢深感憂慮。

調露二年(680年),深得帝后信任的術士明崇嚴被害,武則天懷疑此係李賢所為,派人去搜查太子府,結果搜出數百具甲冑,於是以謀逆罪名將李賢廢為庶人,幽禁在宮中,後流放巴州。

文明元年(684年),武則天廢帝主政後,派酷吏丘神勣去巴州監視李賢,不料丘神勣逼李賢自盡,李賢遂死。武則天得知消息後,於顯福門為他舉哀,並恢復了他的王位。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追贈李賢皇太子地位,追諡章懷太子,與太子妃房氏合葬。

這一位唐朝皇太子,英年早逝,留下了「章懷注」和「黃台種瓜」的淒婉詩句。#

章懷太子李賢墓壁畫中的禮隊。(公有領域)

責任編輯:楊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香港反送中運動已經持續兩個多月,曾為亞洲首富的香港長江和記集團創辦人李嘉誠首度發聲,在香港各大報紙刊登2款廣告,廣告字數很少,眾人各有解讀,不過有網友發現李嘉誠深具文采,登出的廣告中有藏尾詩,解讀後,網路上港民一片叫好。
  • 「一時全大節,千古仰清塵。(宋代李廌)」千百年來,蘇武節已成為中華傳統價值展現的一座豐碑。那麼,對於道德急速下滑中的末劫時的人類社會,又有那些啟示呢?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在過去三四千年間,其下游決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濫大改道共26次,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為此,歷朝歷代政府都要派官員治理黃河。有清一代,出了幾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為成功之一的當屬道光年間的河道總督栗毓美,清史稿是這樣評價他的:「實心實力,卓為當時河臣之冠,不獨磚工創法為可紀也。」
  •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 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