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想近距離觀賞台灣美麗的海魚!不用潛水到大海,在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展覽館就可以讓你大飽眼福,近50件美麗生動,巧奪天工的海魚陶藝作品,即日起至8月6日止在該館2樓,展出「我們的島魚」林昆輝、林格瑲父子多年的精心之作!


近百位喜愛陶藝的各界同好,27日參加「我們的島魚」開幕茶會,一進場大家就被栩栩如生的作品給吸引住「好漂亮的魚哦!活靈活現像真的一樣!」成了大家共同的讚美語!不管造型、色彩、比例,每件作品都美得令人驚嘆!





從事廣告招牌設計的林昆輝是雲林縣崙背鄉詔安客家人,多才多藝的他退休後,事業傳承其子,開始自己的藝術創作人生,有感於海洋垃圾污染嚴重,影響魚類生態,希望透過這次父子聯展,呼籲大家愛護自然環境,不要讓這些美麗的魚兒在地球上消失!
有深厚書法及美術底子的林昆輝對美學要求甚高,他說:一個藝術創作,首先要美才能吸引人,魚看起來要漂亮,除了色彩,眼神很重要!從眼神可以看出這條魚的生命力!
最難得他把魚的靈動感透過魚不同的姿態展現出來,並利用廢棄的漂流木為畫框,以開放式的擺設展出,讓每幅作品的魚兒彷彿悠游於大海中,也讓觀眾可以近距離的觀賞台灣海魚的美麗,進而珍惜海洋資源的可貴!


在這次作品中林昆輝說:海馬是最難做的,除了外型要捏塑的很準外,燒製過程才是最大的考驗,父子經過30次的失敗,克服萬難終於找出問題的所在,才成功完成一件作品!雖然耗掉很多時間和材料,但很有成就感!



前臺灣省陶藝協會理事長,也是老土藝術工作坊創辦人李明松表示,林昆輝能把藝術生活化,透過陶藝展,呼籲大家共同來關心環境議題,是個很難得的陶藝家!
文化處表示,林昆輝老師曾任崙背國中陶藝老師,以及大同、旭光、來惠國小美術指導老師,也擔任過雲林縣美石協會理事長、雲林縣陶藝協會理事,對於在地陶藝藝術傳承、推廣十分用心,這次以獨樹一格海洋生物為主題,展出陶藝創作,值得大家踴躍前來觀賞及對環境議題的省思。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