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教育資訊

大學新生指南(11):如何學會自信表達(上)

自信表達是以建設性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見的能力,這種方式可以促使雙方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展開對話。(Fotolia)

【大紀元2019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伊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許多大學生由於缺乏自信表達能力而感到很難坦誠公開地表達個人感受,這會給他們建立人際關係、職場交往或者在與朋友家人、同事交流時帶來困難。

對此,致力於學生健康和諮詢服務的專業人士認為,對於這部分大學生來說,樹立起足夠的自信表達能力能夠幫助他們提高溝通技巧、讓人感到自信、提升自尊和提高決策能力。

專業人士指出,自信表達能力能夠讓大學生直接、坦誠、公開地表達個人的感受和需要、意見與觀點。自信並不意味著具有進攻性,這種進攻性往往表現出對他人的想法或者權利不管不顧。

什麼是自信表達

在最根本上,自信表達是以建設性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見的能力,這種方式可以促使雙方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展開對話。

自信表達溝通的例子包括「表達自我感覺的信息」(描述情況、表達你感覺如何、給出具體建議以及建議相互讓步或與結果);「基本主張」,如拒絕或接受(「謝謝你,我不餓」),或是提出小小的請求(你能解釋一下這個問題嗎);表達喜好或者是觀點(「比起看電影來,我更喜歡聽現場音樂會」)。

基於自信表達的溝通不同於「強勢」和「弱勢」溝通。那種大呼小叫、出口不遜、命令式的或表現出瞧不起人的交流方式都屬於「強勢」溝通。這種類型的溝通在大多數情況下,會讓對方感到無禮、受到攻擊,進而自我防禦。

同樣,不讓他人了解你的感受則被認為是「弱勢」或不自信的,此時,其他人可能會因為難以理解你的感受以及做出與之相應的回應而無法與你有效溝通。

在許多情況下,自信、強勢和弱勢的溝通方式並不相互排斥。根據文化規範或者實際情境,它們可以一起使用或單獨使用。不過,基於自信表達的溝通是成功溝通的首選方式。

如何培養自信表達能力

以下是培養自信表達能力的一些建議:

1、在表達你的感受、意見和需求時要努力做到清晰、坦誠、公開;

2、要讓你的朋友、同學知道你的想法 、感受和你想要的,而非把他們的行為、價值觀以及想法強加給你;

3、學會對無理要求說不。如果您選擇拒絕,就直接說「不」並給出解釋。不用道歉,也不要找藉口。

4、在與他人交流時,要注意你的口頭和非口頭交流,不要大呼小叫,也不要竊竊私語,還要注意你的眼神交匯與肢體語言,要符合現場情境。

責任編輯:瑞木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