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彩票关闭-1xbet是什么-mega开奖结果

許遜做官修道兩不誤 鐵柱仙蹤伴飛升

文/杜若
許遜是晉朝著名道士,也是施仁政於民的清官。圖為明朝《仙佛奇踪》許遜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4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中共沒有發起文革「破四舊」(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之前,江西南昌有一處名勝古蹟「鐵柱仙蹤」,與之相伴的還有一樁雋永的飛升傳奇。

鐵柱仙蹤 鑄鐵鎖蛟龍

傳說中,這根鐵柱由高人許真君所鑄造。晉朝時期,豫章一帶有幾個肆虐害人的異獸。許真君和吳真君聯手除掉了這些害人的東西。為了「永鎮」為非作歹的蛟龍,許真君施展法術,調動鬼神運來數百萬斤生鐵,鑄於蛟龍穴居的井中。

鐵水溢出井外數尺高,屹然聳立,形成一根鐵柱。許君又在井底布下八條巨大的鐵索,鎖住地脈。從此,鍾陵境內,沒有發生妖惑之事,也沒有水溺之災。

許真君曾說:「後人若壞我鐵柱,會導致城池淹沒,江水泛溢。」他又立下幾句偈文:「地勝人心善,應不出奸儼,縱有興謀者,終須不到頭。」當地百姓人人皆知,誰也不敢毀壞鐵柱。

嚴識主管江西時,聽信誹毀之詞,令人挖掘鐵柱,想要砸碎它。不料,剎那間引來雷霆大作,江水隨之暴漲。還沒有挖到二三尺,整座城池開始劇烈震動,猶如地震一般,官民個個驚懼萬分,惶恐不安。

嚴識這才相信鐵柱挖不得,於是焚香祝告,向神明謝罪,震動的城池才恢復平靜。此地後來成為一處景觀「鐵柱仙蹤」,中共「破四舊」之前還一直存在著。鐵柱所在地的妙濟萬壽宮(又名鐵柱宮)在文革時期遭到全面摧毀。後人僅能從歷代詩文中,一覽鐵柱宮的壯麗景觀。

蛟為中國傳說中的水棲神話生物,人們常用蛟龍來稱呼蛟。(公有領域)

射墜鹿胎 愴然感悟

故事中的許真君歷史上確有其人。許真君名遜,字敬之,是晉朝著名道士,也是施仁政於民的清官。

許遜(239年—374年)祖上許琰是太醫院醫官,祖父許玉、父親許肅都頗有風骨。東晉尚書郎許邁、護軍長史許穆,都與許遜同族。東漢末年,戰亂頻繁,許父隱居不仕,後遷居江西南昌。

許遜未出生時,他的母親曾夢到一隻金鳳凰銜來一顆寶珠,恰好落入她的手中。許母細細把玩,卻不慎將寶珠吞了下去,由此感孕誕下許遜。

少年時期,許遜喜歡打獵。一天,他在山中射中一頭母鹿,箭鏃正中其腹,射墜了鹿胎。那頭母鹿痛苦地舔著鹿胎,不久也死了。許遜看著眼前的畫面,一陣悲憫湧滿心際。他愴然感悟,折斷弓箭,從此轉而學道。

許遜未出生時,他的母親曾夢到一隻金鳳凰銜來一顆寶珠,恰好落入她的手中。圖為清 戴洪《齡壽萬年.鳳凰祥雲》。(公有領域)

不貪非義之物 歸還黃金燈

許遜天資聰穎,博聞廣學,精通天文地理、陰陽五行、讖緯等學說。他拜大洞君吳猛為師。吳猛傳授於他修道法要。在逍遙山金宅,許遜每天潛心修道,平日奉養母親,以孝悌、忠信等勸化鄉民。

有一次,他買了一盞鐵燈。夜裡燃燈,發現黑漆剝落一塊,露出黃金質地。次日,許遜找到原主,還給了人家。眾人都為他的德義所欽服。

由於他德高望重,郡府推薦他做官。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許遜四十二歲時,在郡縣的推薦下,朝廷委任其官職。他離開家鄉,到蜀郡作旌陽縣令。

爭訟消弭 鄉民不爭

許遜修道有素,為政也頗得民心。他治理地方,去除貪鄙,除卻苛捐雜稅,減免刑罰,以道化民,無論官差,還是鄉民,心甘情願改過自新。他教民以忠孝、慈仁、忍慎、勤儉等。在他的治理下,旌陽縣昔日的爭訟之風日漸消弭,以致最後沒有人再告狀了。

有一年,蜀郡發生大瘟疫,百姓不堪疫虐,死亡數量慘重。許遜幸得神奇藥方,救活了許多人。於是,蜀民紛紛傳唱歌謠:「民無盜竊,吏無奸欺,我君活人,病無能為。」

聞世傳奇 許遜白日飛升

許遜在旌陽任職很久,後來他預知晉王室將要滅亡,於是棄官回家。蜀民感念他的德化,為他建立生祠,家家戶戶懸掛他的畫像,時常祭祀,敬之如神明。

寧康二年八月十五日,城池上空祥雲遍布,仙樂飄飄,仙童玉女,天兵天將,羽蓋龍車湧現在天空。時年一百三十六歲的許遜,在天仙的迎接下,連同四十二人一起白日飛升。很多鄉民看到這一壯觀殊勝的景象,都想攀上他,但是誰也搆不著。有人苦苦地哀求,帶他一起飛升,許遜說:「飛升人數有定命,不能徇私妄請。」

看著許遜等人冉冉飛去,傷心的鄉民俯伏在地,悲號大哭。在亦真亦幻的世界,許遜飛升的最後畫面,永遠地定格在仙傳的字裡行間。@*#

事據:《許真君仙傳》、《雲笈七箋·許遜真人傳》卷一百六、《道教靈驗記·洪州鐵柱驗》卷二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白從青年時代就已經熱衷於訪道求仙,對於修煉人的生活充滿
    想往和崇敬,就連修煉人居住的環境也在他的筆下變得格外優美,並且帶著一種超
    凡脫俗的仙境氣氛。訪道求仙、甚至親自煉丹修行的實踐在李白一生中從未間斷過。
    雖然史書上並未明確記載他最終的歸宿,但他辭世的特殊方式始終是一些人猜測的
    不解之迷。
  • 《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羽客、黃冠,皆稱道士。」《楚辭‧遠遊》︰「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山海經》:「羽人之國,不死之民。」故不管是「羽客」、「羽人」、「黃冠」都是指道士。
  • 道士一聽,哈哈大笑,同時,提起筆來在牆壁上題了一首詩:「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當酒賣,還道豬無糟!」只見道士撣撣袖子,就走人了。
  • 道士聽後,嘆息不已,對龍王說:「我只是想知道,龍王為什麼突然停止了供奉應鮮奶。我擔心自己或許做錯了什麼事,給您帶來了禍患!現在我明白了牛奶的來源。欺心騙人的事終究是不能做的。我誦經本想加強人的善念,但取得的牛奶是從欺騙顧客的商人那兒來的,這並非好事!」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離奇!男子一想結婚就會身患絕症,恢復單身就不治而愈,占卜師預言治病:一件事不做就會孤老終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