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世界博彩公司排名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清朝黑馬將軍的傳說

文/杜若
塔齊布畫像取自清光緒二十七年石印本《紫光閣功臣小像》,吳友如繪。(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9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咸豐時期,清軍繳獲一匹黑馬。此馬見人就踢,見人就咬,惟獨見到塔將軍,輒悚然站立,「洗耳恭聽」。遭敵軍追擊,黑馬藏身地窖,竟能屏息不發一聲。

晚清時,湘軍有一名將塔齊布(1816年-1855年),字智亭,出身於滿洲八旗鑲黃旗。最初,他從火器營鳥槍護軍被提拔為三等御前侍衛。咸豐初年,他被派往湖南效力,因其忠勇絕倫,屢受朝廷提拔。自從擔任提督後,他在左臂刺上四字「忠心報國」。

塔齊布畫像取自清光緒二十七年石印本《紫光閣功臣小像》,吳友如繪。(公有領域)

塔將軍有一匹戰馬,堪稱馬中龍駒。說起這匹馬還有一段來歷。牠原本是總兵烏蘭泰的坐騎。烏蘭泰(清軍將領,滿洲正紅旗)陣亡後,戰馬被敵軍俘獲。塔將軍擔任湖南都司時,與敵軍作戰,繳獲了這匹馬。

這馬很烈,誰也騎不得。眾軍把它交給塔將軍,將軍命馬夫先養著。這馬一見到馬夫,騰起馬蹄就踢,還想咬他。眾人強給牠披上馬鞍,這馬發出的嘶號聲,猶如虎豹一般,令人毛骨悚然,全營官兵都深感震驚。

塔將軍聞訊,就去查看情況,那馬一見到塔公,竟悚然立著,不敢亂動。此馬全身黝黑,身高七尺,有一丈多長,兩耳猶如削筒一樣尖峻,四個蹄子各有肉爪突出五分左右,遍體旋毛堆簇,猶如龍鱗。塔公高興地說:「這是一匹龍馬。」

塔將軍試著騎一下,駿馬飛馳猶如閃電,竟能不起一塵。於午時(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出營,飛奔五十里外,轉身回營,還沒有到申時(午後三點至五點),天色還尚早。不到兩個小時,往返已有百里。塔公非常高興,從此每戰必乘此馬。

塔將軍驍勇善戰,戰馬又神駿出奇。每次與敵酣戰,塔公會單獨騎馬提刀,突破敵陣。駿馬飛奔,振鬛嘶鳴,其飛馳迅猛,猶如疾風勁雨。將士們惟恐跟不上主將,也快馬奔馳緊隨其後。敵軍常被打得措手不及,無法抵擋這股迅猛的衝擊,塔公也因此常能取勝。

從此,每當敵軍看到塔公騎著黑馬飛奔而來,必驚恐害怕地說:「黑馬將軍又來了!」有時,敵軍因恐懼塔公軍威,居然不戰而潰。

有一次,塔將軍單槍匹馬,遇到上百名伏兵。敵軍一路馳騁,窮追不捨。危急之下,塔公迅速閃到道旁的旅店中,將馬藏在地窖,並蓋上許多茅草做掩飾,繼而對著黑馬說:「千萬別叫,否則今天我和你都會斃命。」塔公迅速喬裝打扮,改裝成店小二的模樣,坐在灶前,安定神志。

一切剛剛部署完,敵軍就追來了,走到改裝成店小二的塔公面前,問他:「有沒有看見黑將軍?」塔公鎮定地說:「沒有。」 敵軍翻遍客店前後,幾次走到地窖處尋找,黑馬竟能配合主人的意思,屏息呆著,沒有發出一聲。因此,塔公和黑馬都得以脫險。

後來,塔將軍戰死於九江,黑馬哀鳴逾恆,數日之後才肯吃東西。有人想卸下牠背上的馬鞍,黑馬就「無情」地騰蹄飛踢對方,所以沒人敢騎牠。黑馬思念主人,人們也曉得牠的意思,就讓牠跟隨塔公靈柩一起返回京師。@*#

事據《眉廬叢話》卷8,《清史稿》卷409

(點閱輪迴轉生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飛早期從軍抗金,雖然職位低微,卻憑藉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將宗澤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澤,卻不贊同他的作戰方式:「你的勇敢機智和才能武藝,遠超古代的良將。但是你喜好野戰,不是萬全之計啊。」岳飛的回答,卻有著過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國最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誕生在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一戶農家。他祖上世代務農,父母過著清苦的日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卻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藝」中的必修課,更是戰場上殺傷力極強的兵器。因而,無論文人還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項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人們也用「百步穿楊」「箭不虛發」等辭藻讚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術。
  • 朱勃二十歲當縣令。過了二十年,馬援當將軍,朱勃還是縣令。不過,兩家人關係一直很好。及至馬家遭冤,正是這位平凡的老朋友,第一個站出來說話。到底互相了解,感情深厚。當然,也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做得到。
  • 初唐武功赫赫,高宗時唐軍開疆拓土,先後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版圖達到唐朝之最。風雲際會的時代,正是英雄大顯身手的舞台。由太宗慧眼擢拔的白袍勇士薛仁貴,也在此時正式開啟他建功立業的征途。
  • 貞觀治世中,絳州龍門、也就是今天山西河津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個種田為生的小伙子。他有武功、善騎射,卻無力改變貧賤的生活。於是,他想到一個「捷徑」:遷祖墳,改風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