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運動已經四個月,中共官媒以及親共媒體不斷抹黑香港反送中運動,社會撕裂嚴重,民怨全面爆發。香港命運何去何從,備受外界關注。
儘管面臨中彈、受傷的風險,又時有黑警粗暴對待發生,《大紀元》和新唐人記者仍堅守第一線,第一時間向外界報導香港反送中真實局勢。

12小時持續直播 重大現場不放過
6月15日,200萬人大遊行後,局勢不斷升級,《大紀元》新唐人媒體團隊,每個週末和重大活動都進行第一現場直播。7月1日,55萬大遊行加上示威民眾衝擊立法會,《大紀元》新唐人媒體團隊在現場直播長達12小時。
「在這麼多傳媒來講,《大紀元》今次是做得最好的。因為你們投入很多資源和很多專業的人士,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從政治、經濟、民生、社會、文化,不同角度去拿這個資料」,資深銀行家、大學客席教授吳明德,發聲肯定《大紀元》新唐人的報導。
「而這個資料、這個事實是鋪陳在所有的觀眾面前,他跟著你們就可以看到真實的事實是什麼,然後從中作一個分析。」

除了棚內嘉賓訪談,還有連線多位香港時事評論員,加上駐港記者在第一線採訪報導,即時報導民眾的心聲以及最新情況,備受好評。
《大紀元》新唐人也在第一時間,透過衛星電視、有線電視、報紙、YouTube、Facebook等各種平台,分享香港前線報導。
警方發射逾千催淚彈 記者中彈且昏迷
據香港警方在8月5日公布的資料顯示,自6月9日以來,拘捕了420名示威者,發射超過1000顆催淚彈、 160發橡膠子彈、約150發海棉彈等。
記者在前線採訪風險極高,不僅面對警方阻撓,還要和示威者一起面對催淚彈、各式子彈的威脅。
從紐約派來香港支援的《大紀元》新唐人記者柯婷婷,多次在示威第一線直播。她最難忘的是自己在8月3日晚上直播尖沙嘴衝突,中了催淚彈昏迷過去,被示威者救醒的經歷。
即使如此,柯婷婷依然不害怕站上前線,不只因為堅持信仰的動力,也為示威者互助、堅持抵抗強權的信念所感動。
8月4日,一名勇敢勸退防暴警察的觀塘街坊接受柯婷婷採訪,得知她是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後說:「靠你們為我們發聲,這個正義要傳出去,別讓民眾只聽一些,不聽一些的,說他們(示威者)是暴徒的,真的是太可惡了。」
用雞蛋抵擋高牆 再難也要堅守現場
另一名香港《大紀元》新唐人記者黃瑞秋8月4日晚上在黃大仙直播時,也中了催淚彈,呼吸困難,眼睛刺痛,後來也是由示威者幫忙沖眼而減輕痛楚。有的示威者還為前線記者派發眼罩、口罩等防護設施、以及派發麵包等,災難中互助的精神很令人感動。
為何有勇氣堅守第一線?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黃瑞秋表示,很開心能夠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守護香港。
她分享和示威者採訪的故事,「我問他們怕嗎?他們都說怕。那我問你們為什麼還走出來呢,他們說為了香港,這裡是他們的家。有的說,這次的抗爭不能失敗,不想香港成為下一個新疆,新疆關了200萬人在『再教育營』。」

此外,攝影記者余鋼、宋碧龍也多次中彈,但仍堅守前線,拍出最真實的照片和畫面。
「走到最前面才能抓住最緊張時刻。最緊張時已經來不及感受,而我位置多數站在弱勢的一方。當高牆壓過來時雞蛋一定會緊張,不過雞蛋緊張的不是怕被壓碎,而是緊張在他身後的雞蛋不要被壓碎。」余鋼說。
「中共一貫指鹿為馬,眼皮下面的事都造假。我們的責任就更顯重大,這個時候,需要更多的良心媒體,為真相和正義發聲。」香港《大紀元時報》社長郭君說。
郭君提到,《大紀元》中流砥柱,不僅真實敢言,大膽地揭露中共,而且致力於恢復傳統文化。郭君表示,這份報紙的存在,是香港民眾的福祉,對大陸民眾也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