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資助有孝德的人

作者:仲翁整理

百善孝為先。圖為 《帝鑑圖說》上部《聖哲芳規》-舜帝「孝德聲聞」。(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20
【字號】    
   標籤: tags: , ,

南北朝北魏首都洛陽有姓陽的一家人,家中兄弟六個,均以受人僱用、出賣勞動力為生。沒想到這樣的一家人中,後代竟然出了許多公卿,成了顯貴人家。

六兄弟中的陽雍從小就秉性善良、孝敬父母,遠近聞名。父母死了,陽雍為他們辦完喪事後,一直思念不已,常常傷心落淚,不能自己。於是,他把房地全賣了,搬了家,往北方遷徙。

他遷居的地方讓人想不透,那是一個缺水的地方,他的房子在一個陡坡下面的大道旁。每天,他天不亮就起身,用一台手推車運水,給過往的行人補給飲水,而且還給他們修補腳下的鞋子、草鞋,完全不收費。一年又一年,就這樣過了好幾年,他一直堅持著行善,一點都沒放鬆,也沒改變初衷。

有一天,有個書生上門來,他以為是缺水來找水的。書生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不問水就問他:「你為什麼不種菜來供給自己吃呢?」

陽雍回答說:「我沒有菜種子。」

書生就給了他幾升菜種子。陽雍喜孜孜地將種子種進了地裡。結果,長出來的菜根菜莖變成了白玉璧,茂茂密密的葉子變成了百萬錢。

後來書生又來了。陽雍想書生鐵定不是一般人啊!

這回書生又問他:「你為何不娶個妻子呢?」

陽雍回答說:「我的年紀大了,沒有人肯嫁的。」

書生說:「你向名門之女求婚,一定能成。」

這回陽雍很相信他的話,就積極地去物色。

打聽到了有一戶徐姓人家,屬右北平郡的大戶。他們有個女兒,在地方上很有名氣,上門求婚的人不少,但是她均未看中。

陽雍請了個媒婆去試探一下。開始,徐氏女淡淡一笑,認為陽雍太狂妄,想入非非。後來得知他一直都作著善事,便對媒婆開玩笑道:「如果他能送來一對白璧,一百萬錢,我就嫁給他。」

第二天,陽雍就把家中的一對白璧和一百萬錢作為聘禮送上門去。徐氏女一看大驚,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不起眼的窮夫怎能拿出這樣的聘禮?不過話已經說出去的,怎能背信!她只好嫁給陽雍。

成婚後,這一對夫妻感情很融洽,後來一共生了十個兒子,全都是才德兼備,俊異拔萃的才俊,位至卿相,在朝擔任過宰相、公卿等要職。後來,右北平郡裡眾多姓陽的人家,都是他們的後代。那位書生原來是一位考察人間善行、惡行的天神,看到陽雍的孝德,看到他刻苦自己、默默行善,不要報酬也不求回報,所以就幫助了他。古人說「人在作,天在看」,此話絕對不假。@*#

資料來源:《孝德傳》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裡流傳著「一碗泉」的故事。
  • 大報恩寺塔自建成至衰毀一直是中國最高的建築,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位列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並列,被當時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的標誌性建築,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也被視為「天下第一塔」。
  • 真武大帝的事蹟和傳說,在歷朝歷代顯現的神跡,令後世無限敬仰和尊崇。在渾渾噩噩的世俗,他的傳說能撫慰慕道者的心,讓浮華的心依附在寂靜、偉岸的高山之上,靜靜地聆聽淡泊的世外之聲。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