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雜劇傳奇:羅漢轉世成富豪 銘記「忍」字 終返天宮

文/杜若
font print 人氣: 82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元朝鄭廷玉著作的《布袋和尚忍字記》講述了一則布袋和尚點化富豪的故事。

在汴梁城有一個富豪姓劉名圭,字均佐。白手起家,一生勤苦,掙得萬貫家產。按照財富排行,劉富豪是汴梁首富,可也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誰要用他一貫錢,如同剜他的心,挑他身上的肉一般。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有一個書生姓劉名均佑,從洛陽遊學到汴梁。因為囊中羞澀,劉書生一連幾日沒吃東西,饑寒難耐,昏倒在劉員外的大門前。

劉員外雖是守財如命,本性倒也不壞,救下了昏倒的書生。一問姓名,原來五百年前還是一家,都姓劉,連名字也頗為契合,都是均字輩,一個帶「佐」、一個帶「佑」。劉員外一高興,當場認書生做義弟。從此,書生就在劉員外府上勤懇地打點放債等雜事。

一晃半年光景過去了。汴梁城來了一位布袋和尚,沿街教化,自在唱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到大自在。」

他知道劉均佐為人慳吝苦剋。為了點化他,特意來到劉家門口。因布袋和尚大腹便便,劉家人紛紛取笑他。布袋和尚不氣也不惱,笑呵呵地說:「你笑我無,我笑你有,無常到來,大家空手。」

劉員外不曉得什麼是佛法,布袋和尚就想在紙上為他寫幾句話。劉員外視財如命,那肯捨得用一張紙。於是布袋和尚就在他的手上寫了一個「忍」字,叮囑他:「忍字是你隨身之寶。」布袋和尚離開後,劉員外無論怎麼洗,都洗不掉手中的忍字。

「忍」字篆文。(公有領域)

有一天,討債的人來到劉府,想索回劉員外欠下的一筆錢。員外心疼,哪裡肯還。於是和人家起了爭執。債主百般叫罵,劉員外氣就不打一處來,竟然失手殺了債主。

按律法,殺人者償命。劉員外想撇下家業,外出逃命。正巧被布袋和尚撞見了。員外懇求和尚救他,並答應從此甘願出家,一心禮佛。布袋和尚嘆道:「我教你忍著,你還是沒忍住。」

為了了結他們之間的冤怨,布袋和尚救活了債主,使其死而復生。劉員外如數償還債務,但又反悔不想出家了。家業田產、嬌妻幼子,怎麼忍心一手撇下?

布袋和尚就讓他在後園結一個草庵,先讓他在家修行一段時間,還叮囑他:「凡事要忍。」

劉員外在後園結一個草庵,在家修行。圖為清 董誥《竹庵留客》局部。(公有領域)

劉員外想著自己的一生,都在錢上百般煎熬。為了錢,使碎了心肝肺腑,食時無味,夜不成眠。怕賊人偷,怕強盜搶,還要提防火燭。他看著手心的忍字,漸漸地看出門道:原來自己就是這貪財之人,自己心上有把殺人的刀。

獨自身處草庵,看著花溪飛燕,轉眼又是一春。劉員外心靈清淨了,漸漸地也能拴定那些狂野的心猿意馬了。想起以前強索強賣的勾當,真是不堪回首。

有一天,劉員外的兒子忽然來報,說叔叔和母親每天都在飲酒做伴。劉員外一聽,心中大驚。當初救下書生,與他認作義弟。如今自己在家修行,把家業都託付他看管,他竟然幹出這等勾當。真是氣煞人啊!

劉員外實在忍不住,就從廚房拿了一把刀,想去報復。就在他舉刀時,猛然看見手上的忍字。他意識到,自己的心上插著一把刀。

布袋和尚為他說了一首偈語:「休戀足色金和銀,休想夫妻百夜恩。假若金銀堆北斗,無常到來與別人。」

劉員外捨下人我是非、貪嗔痴惡,從此出家修行。多年以後,劉員外知道了自己的來源,原來是上界的賓頭盧羅漢。因為昔日一念思凡,墮於下界。那位討債者是伏虎禪師所化,就連自己的妻子兒女,也都是來自天上的仙人。

賓頭盧羅漢下凡的劉員外在塵世走了一遭,歷經榮華富貴,人是我非的種種恩怨後,再次返回天界。紛紛擾擾的一場大戲,席散夢醒後,才知彼此到底是誰。真是:
「人人有個夢,千變萬化鬧。覺來細思量,一切惟心造。」@*#

(出自元雜劇《布袋和尚忍字記》)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人都知道佛法主張「忍」,但對於這個「忍」,真正領悟個中三昧的卻微乎其微。「忍」有三重境界——最低層次的忍,是「強忍」;較高層次的忍,是「寬忍」;最高層次的忍,是「不忍而忍」。
  • 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具堅忍力的民族,隱忍謙讓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美德。儒家的內聖、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都具有「忍」的內涵。元代許名奎、吳亮有一部《忍經》說:「帝王以忍得天下;將相以忍得長久;商賈以忍得富貴;常人以忍得知己。」
  • 包公想到剛才做的夢,蝴蝶墜入蛛網,大蝴蝶而救,等到第三個小蝴蝶墜入羅網,大蝴蝶揚長飛去。原來,上天預先示現徵兆,使他明白此事,讓他來救王母的第三子。
  • 長眉羅漢,敦煌95窟南壁西側壁畫
    修到羅漢果位之人,有諸種神通異能,無需騰雲駕霧就可瞬間穿越,且有天地鬼神護佑,為什麼還會蒙冤入獄?離越當時已修得羅漢果位,還是被國王冤判有罪,在牢獄裡關了十二年。
  • 武林奇才、修煉高手不斷提升自身修為境界,下山歷練除三害,一系列情節曲折、扣人心弦的傳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天山派弟子手中舞劍,漫天劍雨,上下翻飛,或魚貫而入,或一劍擎天,或左右搏擊,或幻影無形。
  • 武林奇才、修煉高手不斷提升自身修為境界,下山歷練除三害,一系列情節曲折、扣人心弦的傳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只見遠遠地從天山上飛來數十把長劍,呈扇形劍陣,劍上全是清一色青衣道人。為首一人青衣道袍,頭戴綸巾,面容清秀,腰佩古劍,衣袂飄飄,仙風道骨。
  • 武林奇才、修煉高手不斷提升自身修為境界,下山歷練除三害,一系列情節曲折、扣人心弦的傳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關於太子的下落,一直是攝政王朱彪的心病。圍獵當日,據參與伏擊的頭目回來訴說詳情,太子身中劇毒,短時間內便可毒發身亡,可至今一直未見屍首,還是不能確定。而且,看如今朝堂的局勢,自己篡位登基還不到時機。還有太子一日不除,自己就一直只是攝政王,而且難保有朝一日,攝政王地位不保。
  • 武林奇才、修煉高手不斷提升自身修為境界,下山歷練除三害,一系列情節曲折、扣人心弦的傳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京城洛陽,金鑾殿周圍,月光照處黑壓壓全是盔甲鮮明的軍兵,宗親王朱彪聯合御林軍統領把整個皇宮包圍。對外謊稱京城異變,為防止有人圖謀不軌,保護皇帝安全。
  • 武林奇才、修煉高手不斷提升自身修為境界,下山歷練除三害,一系列情節曲折、扣人心弦的傳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隨著哨箭的發出,各路人馬是縱馬馳騁、爭先恐後,躍入春圍狩獵的獵場。伴隨著弓箭聲此起彼伏和駿馬的嘶鳴聲,林中的一場王者爭霸開始了。
  • 空曠的大殿悄無聲息,高高的清池舞榭,紅蓮妖嬈,紗幔迷濛,左側依稀立著一個窈窕嫋娜的粉紅身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