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故事

這富翁為何捨不得花錢?

作者﹕殷鑫
font print 人氣: 267
【字號】    
   標籤: tags: , ,

《笑林》中有一則笑話,說人怎樣吝嗇有方。主角是漢朝的時候的一個有錢的老頭,老頭沒有兒子,家裡雖然非常有錢,但是他異常地儉吝,吃的、穿的樣樣簡單節省。

老頭不僅節省,而且拼命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工作到半夜才睡,細心經營自己的產業。雖然積攢的錢財不少,卻從不滿足,自己也從不捨得花費。

這一天家裡來了個乞丐向他乞討,他推辭不了,便到屋裡取了十文錢。一邊往外走,一邊減少準備送人的錢數,等到走出門時,只剩下五文錢了。

這時,他心疼地閉著眼睛將錢交給乞丐,且反覆叮囑著說:「我將家裡的錢都拿來給了你,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說。以致乞丐們仿效著都來向我要錢。」同樣事情發生,他推辭不了乞討時,都是這般應付。

老頭死了,沒有繼承人,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沒收,遺留下的大倉庫才裝得了的錢財,當然也成了國庫的了。

話說,到了唐代天寶年中,相州鄴城鄴(今河南安陽) 有一個吝嗇王老頭,好像是《笑林》中那個老頭轉世一般,儉吝的程度相似到極點。不同的是,一個意外的插曲,終於讓人明白他真正吝嗇的原因了。

老王是個富老頭,卻不是富爸爸,因為他沒兒也沒女,家中就夫妻二人。他是大地主農家,有大莊園,房屋很多,有二百多家佃戶,家裡積攢的糧食有近萬斛,但是夫妻倆生活得非常儉樸甚至是吝嗇,捨不得吃好米好菜,經常以剩飯、剩菜充飢。

有一天,王老頭散步時走到一家旅店,看到一個客人正在吃飯,桌子上擺了滿滿一桌豐盛的菜餚。王老頭好奇問客人是幹什麼的?客人回答說:「是賣雜粉香藥的。」

販夫走卒用餐這般享受,王老頭懷疑他是做賊的,就又問他說:「你有多少錢,吃得這麼好,穿得這麼好?」

那人說:「我的本錢其實只有五千文錢,我每天就用掉利錢,保留本錢不動。我不想積攢更多的錢,所以可以吃穿得很好。」

這時王老頭好像突然受到啟發一般,回去以後便對妻子說:「他只用了五千文錢的那一點利錢,便生活得很好,可以說是明白道理。我們如今積攢財物好幾萬,而吃的穿的都不好,又沒有兒女,將來留給誰?」

於是,他打開倉庫,挑出好東西來用,同時大吃大喝起來。

才沒過幾天,夫妻兩個人都作了一個同樣的夢。夢見被人抓了起來。戴上枷鎖,遭受鞭打。一個人說:「此人膽敢糟蹋軍糧!」

過了幾年,老王夫妻便死了。 那時正是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安史之亂還未平定,安祿山雖然死了,安慶緒逃到鄴城,朝廷的軍隊也圍到鄴城。就在那時,朝廷軍隊打開王老頭的糧倉,充作了軍糧。

原來,王老頭夫妻這一生的節儉吝嗇是有原由,積攢那麼多的糧食都是給大唐「備用」的,並不是真屬於他們的財產,王老頭是來守住糧食倉庫的人。看官看到這裡也就明白了,這是後見之悟,當事人這一生在迷中,什麼也不知道。@*#(-【民間傳說故事】-系列待續)

資料來源:《原化記》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開國元勳劉伯溫埋銀子以濟後代,世間有不少說法。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到了清代,野史裡有這一樣一段傳說,發生在紹興蘭亭旁邊的著名古剎天章寺。
  • 西元八世紀末,唐德宗之朝,建中號 )年初,樂安有一個叫任頊的讀書人,他性情清高不喜塵寰俗事,就居住在深山裡,他曾經救了一條黃龍得了珍寶……
  • 和皇帝生日同一天,也是帶有貴人命嗎?宋代時,有個四川人許志仁到京城臨安求官職,浪跡京師幾年也沒求到職位,眼看所帶的資財就要耗光,這一天他遇到了貴人……
  • 北宋真宗時代,一對窮困的姐弟,就在當時的京都開封鑿紙錢為生。這位姊姊就是民間故事「狸貓換太子」的女主角--太子仁宗母親李宸妃。姐弟臨別時後會遙遙無期,姊姊將一緙絲革囊交給弟弟……
  • 道士一聽,哈哈大笑,同時,提起筆來在牆壁上題了一首詩:「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當酒賣,還道豬無糟!」只見道士撣撣袖子,就走人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