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屏東報導)屏東縣因地理位置及氣候因素影響,導致每年11月至隔年2月期間的秋冬季節空氣品質常呈現不良情形。為有效改善空氣品質,屏東縣政府環保局13日宣告,全面啟動管制措施,除減少露天燃燒外,將透過遠端影像監控網路、結合無人飛機(UAV)空中稽查管制等,降低空氣汙染情形。
環保局表示,管制措施,包括免費協助農民清運農業廢棄物減少露天燃燒;另在大工業區及砂石集中區域,藉由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掌握工廠異常操作及不當排放汙染源時段,透過遠端影像(CCTV)監控網路、結合無人飛機(UAV)空中稽查管制作業,及洗掃即時污染通報機制,發揮即時有效管制及減少各污染源發生。
環保局指出,縣府目前已提供5條清運路線免費協助處理農業廢棄物預計達3,000噸,另執行砂石疏濬專區以CCTV監控網路,及污染車輛辨識系統,嚇阻砂石車所造成的道路揚塵汙染,另建置公私場所空氣品質應變回報系統,推動潮州空氣品質維護區管制9大減量措施輔導工作,藉此逐步改善潮州地區空氣品質。
另針對疏濬工程管制作業,排放削減率較106年提升1.5%、車輛覆蓋率提升4.2%,於整體道路乾淨度提升5.3%,今年河川裸露地改善面積已達428.5公頃,為歷年最高。
據統計今年度上半年度(1~6月)各縣市空氣品質結果,屏東縣PM2.5濃度25.1 µg/m3,全國排名第11名,與106年同期比較提升3名為全國進步最多的縣市。
環保局長魯台營表示,秋冬季節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下半年還有很多新措施上路,為改善屏東縣空氣品質,他呼籲各業者都能配合季節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及加強防制措施,以免受罰,並希望民眾配合隨時掌握空氣品質資訊,做好自我防護措施。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