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懿勝台北報導)台灣與美國於2013年9月正式簽署效期5年之「全球學習與觀測裨益環境(GLOBE)計畫合作協定」,科技部負責執行。科技部10日表示,協定推動迄今,全台已有近50所分布於北中南東及離島中小學加入,且2018年8月14日由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及位於華府之美國在台協會(AIT)完成續約簽署,效期仍為5年,可自動延長5年。
科技部表示,GLOBE是一個強調全世界親自動手做的基礎科學與教育計畫,總計畫由NASA主政,美國海洋大氣總署(NOAA)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亦共同參與,於1995年開始,目前有121個參與國。GLOBE觀測領域包括大氣、水文、土壤、植被覆蓋以及地球系統共五大領域
科技部說,GLOBE Taiwan計畫著重於大氣部分,台灣加入此計畫,不僅健全中小學校園內自然觀測設施,透過一系列觀測訓練課程培訓種子教師,其所建立的全球學生觀測資料系統更促使台灣學生與國際學生交流互動,共同探究全球性及區域性的自然科學議題。
科技部表示,台灣GLOBE計畫在國際表現相當活躍,除了舉辦國際性會議,也與印度、泰國合作建立GLOBE科學探究國際學生交流計畫;雖然在國際間台灣的GLOBE參與學校之數量相對不多,但從觀測數據上傳量來看,2015年名列第6名,2016年進步3名,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及克羅埃西亞。
科技部說,透過此計畫之學生研究成果,也於享譽世界之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技術展覽獲得肯定,2015年羅東高中以「『冰與火的吶喊』-2010年冰島艾雅法火山爆發對大氣對流層的影響」獲得美國地球科學學會三等獎及美國氣象學會榮譽獎;2016年師大附中學生以「對流胞狀雲的實驗模擬」獲得美國氣象學會一等獎之特別獎。
科技部表示,台灣GLOBE計畫續約後,教育部分,將廣納各級中小學加入計畫行列,開發以GLOBE計畫為主題的科學探究與實作教案,同時媒合科學家與教育家,就近輔導在地參與計畫的學校,希望能夠建立全台科學學習網絡;國際方面,將定期邀請印太地區各國師生來台參與年度GLOBE台灣科學季,並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拓展其他印太地區國家。◇
責任編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