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反擊梁振英控告學者
梁振英早前正式入秉控告學者鍾劍華及《立場新聞》誹謗,法律界學者張達明日前在梁的Facebook留言,希望梁可以停止不必要的無理訴訟,又建議對方到立法會公開交代UGL事件。(蔡雯文/大紀元)
【大紀元2018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心儀香港報導)中共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在「行李門」案件空姐勝訴第二天,便正式入秉高院控告學者鍾劍華及《立場新聞》誹謗。此舉引來各界非議,法律界學者張達明在梁振英的Facebook留言,指身為法律學者,言論自由受到衝擊時是責無旁貸。他並建議梁到立法會公開交代。另外,守護公義基金宣布支援鍾劍華進行司法抗辯。
梁振英早前向網媒《立場新聞》及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發律師信,不滿鍾劍華在《立場》發表一篇評論有關他批評外國記者會邀請陳浩天演講的文章。指文章對他作出失實指控及具誹謗性,要求刪文道歉。鐘劍華早前在回覆本報查詢時強調自己說的都是事實,且表明無懼打壓。
張引述誹謗案權威案例終審法院,即2000年鄭經翰及林旭華對謝偉俊案,就「公允評論」抗辯理由所頒判詞要點,稱希望梁可以停止「不必要的無理訴訟及節省出律師信的金錢」。他並點明梁並不明白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法律與大陸有別:「香港的法律並不是政府或領導人『說了算』,若市民不接受政府或領導人的解釋而繼續提出反對或質疑,便會被抓、被告。香港法律是保障言論及思想自由,市民絕對有權不接受政府或領導人的片面之詞,繼續提出有事實根據的評論及質疑,並不會因此便構成誹謗。」
張並建議梁振英最好到立法會成立的專責委員會公開交代相關資料及文件,並接受質詢,以釋除公眾的疑慮。並提醒梁已非香港特首,而是貴為國家領導人:「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在香港高度自治範圍內的事務上指點江山,以避免特區政府為難及削弱特區政府的管治;不要再為香港的言論自由設下紅線。」
鍾劍華感謝各界支持
鍾劍華其後也撰文感謝張達明的文章,直言梁此舉是為了要產生寒蟬效應:「要我道歉收回文章,唔使旨意!我就算搞眾籌,也一定會奉陪到底。」並感謝眾人的支持鼓勵,將事件當作「一個大家都有份參與的訴訟,這也是一個針對香港人的政治壓迫」。他之後再表示,今天會跟幾位律師朋友商討,操作上及原則上可能要先處理的問題,已有充份的心理準備打一場持久戰。
發起「天下為公」行動的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批評,梁振英以法律程序,意圖阻嚇公眾評論其選舉團隊要員,出席小桃園江湖人士飯局廣為人知的相關事實。並批評梁此舉損害言論自由和打擊監察權貴的社會力量。他強調會聯同民間力量,全力支援鍾劍華抗辯,捍衛論政的自由和空間,絕不向壓力低頭。
守護公義基金籌款支援
另外,「守護公義基金」昨日宣佈,基金信託人改組,並開始為鍾劍華籌款進行司法抗辯。發言人鄭宇碩對梁振英控告鍾劍華及《立場》誹謗表示遺憾,並認為事件正威脅著香港的言論和新聞自由。
鍾劍華正式向守護公義基金尋求協助,籌募抗辯經費。由於鍾同時擔任基金信託人,為避免利益衝突,決定退出基金。基金隨後邀得前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加入成為基金信託人,鄭宇碩及陳日君樞機則留任為基金信託人。◇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