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體人陳杰人被未審先判 官媒遭炮轟
【大紀元2018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文樸報導)中共喉舌對上月被抓捕的知名媒體人陳杰人進行「未審先判」,遭到多家海外媒體的炮轟。外界質疑,陳杰人是因揭露中共湖南政界醜聞遭到報復。
8月16日,中共喉舌新華社刊發近5000字的長文,羅列今年7月被中共湖南當局抓捕的陳杰人的各種「罪行」,包括陳杰人先後註冊建立21個微博、公眾號、頭條號等自媒體帳號,發表各類「負面文章3000餘篇」、「各類負面輿情200餘起」。
文章列舉了多起陳杰人利用寫文章、諮詢等方式進行「斂財」的案例,說他幾年時間斂財數千萬元。
文章宣稱,陳杰人案係具有網上「黑惡勢力」性質的「家族式」團夥犯罪,涉嫌「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多種違法犯罪」。
對於中共官媒這種一貫「未審先判」的做法,包括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等多家海外媒體都對此進行了批駁。
關注該事件的一名知情人士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陳杰人和其家人被捕已有40多天,從來沒見過他的律師,在此情況下,陳杰人供認和寫的悔過書都是不可信的,他可能被迫「做出虛假的陳述」。
網絡活躍人士「秀才江湖」吳斌認為,中共當局的做法是未審先判,違背了法律精神,「這些喉舌、公檢法都是為一個政權服務的,互相聯合的」。
有中國法律人對美國之音說,中共官媒在陳杰人的案件沒有庭審前便加以「媒體審判」,違反最基本的公平正義,完全是一面之詞,而陳杰人在不自由的狀態下根本無法為自己辯解。
對於新華社稱陳杰人生活糜爛,與多名女性維持不正當關係等說辭,美國之音報導說,這是事實上對陳杰人的「道德抹黑」。
報導質疑,陳杰人被打壓是因為他近幾年,尤其是被捕前不懼壓力舉報湖南高官而遭到報復。而本次對陳杰人進行調查的也是中共湖南當局。
今年6月,陳杰人在網上實名舉報中共湖南邵陽市委書記嚴重失職瀆職,又指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祕書長存在履歷造假等。
今年7月初,大陸媒體披露,陳杰人等人已被湖南公安以「涉嫌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罪名刑拘。陳杰人和家人相繼被湖南當局抓捕後,當局拒絕他與律師會面。
陳杰人,200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法學院,隨後在多家媒體工作,是中國資深的媒體人,多年來發表數千篇時事評論文章。
他曾因刊發批評中共時弊和中共官員濫用公權等,三次被解除媒體工作。
他2003年曾踢爆武漢女大學生賣淫現象,被《中國青年報》解僱;2005年作為《公益時報》的主編,他因簽發批評文章被炒;2011年10月因「批評政府過多」遭《人民日報》解除職務。#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