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加拿大簽證拒簽率上升 到底怎麼回事?

僅去年一年,接近600,000名想要短暫來加拿大旅遊、探親、學習、經商或從事學術活動的外國人,連進入加拿大國境的機會都沒有。(FOTOLIA)

人氣: 101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7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編譯報導)加拿大的國際形象一直是歡迎外國人。但是,加拿大臨時居民簽證的拒簽率卻是持續上升,而且有升速加快的跡象。

加拿大對外國人的開放程度,從最近非法入境者大量湧入中可以看到,多倫多市的臨時庇護所已經超負荷。剛好遇到暑假,高校的學生宿舍都被當成臨時庇護所了。

但是,另一個通道是不同的景象,僅去年一年,接近600,000名想要短暫來加拿大旅遊、探親、學習、經商或從事學術活動的外國人,連進入加拿大國境的機會都沒有。

《環球郵報》的報導稱,他們獲得的數據顯示,2012年,加拿大臨時居民簽證的拒簽率是18%(不包括學生簽證),之後呈緩慢上升趨勢,2016年上升到21%,2017年加速上升到26%。學生簽證也類似,拒簽率從2012年的26%上升到2017年的33%。

不包括學生簽證,2018年的頭3個月,拒簽率繼續上升到接近30%。

影響吸引力?

臨時居民簽證的高拒簽率,已經給國際交流帶來不便。環郵的文章稱,他們從移民部獲得的數據顯示,拒絕率最高的是非洲和中東地區,在過去2年中,加拿大拒絕了索馬里、也門、敘利亞和阿富汗等國75%以上的遊客簽證申請。

今年5月,當學者們聚集在女王大學參加他們的年度非洲研究會議時,來自非洲的12名受邀學者簽證申請被拒,或無法及時獲得簽證。會議組織者被迫臨時另找人選,或將一些小組會議合併,來解決專家小組缺人的問題。

來自渥太華的地理學家和非洲移民專家多德森(Belinda Dodson)對環郵說:「這令人沮喪,而且是破壞性的,它打擊了人們考慮下次來加拿大的積極性。」

不管拒簽是什麼原因,這趨勢被認為對加拿大與世界的關係有潛在影響。但是,這問題很少引起社會討論,因為申請的審批是聯邦政府中層官僚的責任,程序不透明。

對於大多數被拒簽的申請,移民部官員會說,他們懷疑申請人在訪問加拿大結束後會非法留下來。如果移民官認為申請人沒證明其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他們在加拿大期間的開支,也會拒絕申請。申請人如果與加拿大有密切的家庭或經濟聯繫,與他們的原住國的關係不強,申請也會通不過。

影響經濟?

在商界的眼裡,拒絕向遊客或商業投資者簽發簽證,會使加拿大損失數以百萬計的潛在收入。加拿大旅遊行業人士認為,簽證制度是他們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加拿大旅遊業協會稱,該行業有170萬僱員,簽證申請是他們一直關注的領域,它可能給訪客帶來「沒必要的複雜障礙」。

該協會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簽證要求、處理時間和互惠計劃方面,加拿大持續落後於競爭對手。「加拿大必須找到方法,減輕或消除合法旅行者的這種通行障礙」。

影響聲譽?

如果被拒簽的是受到尊敬的學者或活動家,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報導,削弱加拿大在自由和人權方面的形象。

多倫多大學法學教授麥克林(Audrey Macklin)表示,最近有許多非洲和亞洲學者的簽證申請被拒,沒能參加在多倫多舉辦的一個會議,使得加拿大處於不利境地,不能鼓勵跨國學術研究交流。

安哥拉最著名的反腐敗活動家莫賴斯(Rafael Marques de Morais)及著名的巴林人權活動家哈瓦賈(Maryam al-Khawaja)最近申請加拿大簽證被拒,後來還是獲得了簽證。這2人當時被拒的原因,是他們受到過刑事指控,但是,他們是因為參與人權活動,被專制政權指控的。

2013年,國際地理聯盟(IGU)主席、俄羅斯學者科洛索夫(Vladimir Kolossov)要來蒙特利爾出席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大會,加拿大拒發簽證,理由是他未能證明就業和財政資源,但國際地理聯盟稱,這兩樣證明文件都提供了。結果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對此提出抗議,國際地理聯盟則稱其為「任意和無理拒絕自由科學交流」。

世界經濟論壇對世界各地旅遊競爭力的研究結果,加拿大的簽證要求被列為世界上最複雜和最不透明的要求。2017年的一項調查,對136個國家的簽證規則從最好至最差做了排位,加拿大被排在第120位,比2013年的排位還跌了14位。

不憂申請量

儘管行業和專家擔心拒簽率高會影響加拿大的競爭力,但加拿大政府看起來不用擔心,申請加拿大簽證的數量近年不斷飆升,從2012年的約130萬增加到去年的約230萬,許多增加的申請人是來自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遊客或商務訪客。申請數量的增加和拒簽率增加齊頭並進。

加拿大移民部需要面對的更實際問題,是如何應對迅速增長的申請量。政府堅持認為,通過技術更新,他們能應對全球網絡中任何地方的申請處理負荷,能夠使處理保持快速。

不過,處理量大,出錯的機會也多。據環郵報導,38歲的津巴布韋人曼迪勾(Shuvai Mandigo)有8年的社區發展工作經驗,她獲得了新斯科舍省Coady國際學院的獎學金,但學生簽證申請被拒,簽證官認為她申請了錯誤的類別。

她第二次申請又被拒絕,簽證官員認為她可能試圖非法留在加拿大。其實,她之前曾2次訪問加拿大,而且都按時離開。

因為加拿大政府已將部分相關工作外包給申請人所在國家的私營外國公司,因此,在許多情況下,相關的決定還不是加拿大公務員作出的。

大赦國際加拿大分部經常邀請外國人權活動家和民間社會領導人到加拿大參加會議。大赦國際加拿大辦事處祕書長奈夫(Alex Neve)稱,他們經常要面對「艱難、充滿挑戰且極不可預測的」簽證申請過程。

加拿大政府在試圖做的改善之一,是國會公民和移民事務常設委員會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建議政府,向申請人提供更詳細的信息,解釋其申請被拒的原因。 該委員會認為,移民部可以在保持快速處理申請的前提下,為失敗的申請人提供更全面的解釋。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