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墨爾本狗狗在「託兒所」待遇如何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趙瓊玉墨爾本編譯報導)近些年來,墨爾本出現了一些狗狗「託兒所」,這樣主人需要工作或有事外出時,就不必再將狗狗獨自留在家裡了。然而,狗狗在「託兒所」真的能夠得到很好的照看嗎?

據澳廣新聞報導,2002年開業的DogZone狗狗「託兒所」位於墨爾本里士满(Richmond),號稱是澳洲第一家狗狗「託兒所」。此後,其它一些狗狗「託兒所」在墨爾本陸續出現。

門德爾森(Sam Mendelson)是Ka-Pooch狗狗「託兒所」老闆,他於2011年在墨爾本東北部的費爾菲爾德(Fairfield)開設了他的第一家狗狗「託兒所」。現在門德爾松又在布倫斯瑞克(Brunswick)開設了第二家。

即使在15年前,把狗送到「託兒所」的想法也顯得有點可笑,因為那時候人們還沒有把狗像孩子那樣對待。

他說:「我記得當第一次為人們解釋我們所做的這件事時,感覺它就像是人們聽說過的一個最可笑的想法。」

澳洲是全球寵物擁有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有62%的家庭養寵物。還有很多人沒有孩子,只和狗或貓生活在一起。

當人們外出遊玩或工作時,不得不將寵物留在家中。而高密度的居住條件也妨礙了狗狗自由自在地玩耍。因此,狗狗「託兒所」不僅減輕了主人外出時將狗狗獨自留在家裡的內疚感,也為想開狗狗「託兒所」的人帶來了商機。

早上7點,墨爾本內城區一些無子女的年輕白領就把自己的狗狗送入「託兒所」,有時狗狗一天會在「託兒所」呆10個小時。

而它們的主人可以在辦公室裡,通過電腦攝像頭或「託兒所」的臉書(Facebook)看到自己狗狗的情況。

但是,狗狗在「託兒所」裡過得快樂嗎?它們能夠得到很好的照看和訓練嗎?「託兒所」裡的狗狗們能夠友好相處嗎?

門德爾森說,狗狗「託兒所」很大程度上是混亂的,沒有人能真正理解狗狗之間的互動,沒有人去監控或干涉它們。

 

他說:「可能會有一兩隻狗喜歡欺負別的狗,其它狗可能會被嚇呆,我就看到過一群狗狗追咬別的狗。」

麥克爾森(David McKelson)曾經是一名墨爾本動物園的大象訓練師。2016年年底,他在西富士貴(West Footscray)開設了一家Pro Dog Daycare狗狗「託兒所」。

麥克爾森和他的所有員工都是馴狗員,或者是快獲得資質的准馴狗員。

在Pro Dog Daycare狗狗「託兒所」,麥克爾森堅持讓主人每週固定在某一天把狗送來,這樣狗狗和他們能夠建立起一種更友好、更自然的關係。

他說,狗狗的管理是門藝術,需要了解狗的品性,管得好壞差別很大。

專業訓狗師洛弗西德(Chris Loverseed)指出,狗狗「託兒所」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行業,人們會被利用。

他說:「錢會使人變得貪婪。如果你做一門生意,肯定是為了賺錢,但必須要有誠信。我聽說過大量有關狗狗被送入「託兒所」後的遭遇——它們一整天都坐在角落裡,很悽慘,但是,「託兒所」的員工不會告訴狗的主人這些,因為這一天是60澳元哪。如果你每天有10隻狗入托,那每週就是3000澳元,可以支付房租了。」

另外,不是每個品種的狗都適合被送入「託兒所」,例如工作犬(working dog)。

在Ka-Pooch狗狗「託兒所」,門德爾森還注意到了一種很明顯的趨勢——現在的狗狗也擁有了人類的一些怪癖和弱點。

現在大概有20%的狗狗在服用某種抗焦慮症的藥丸,可能還有50%的狗狗對某種食物過敏。

門德爾森說:「想想200年前的一隻狗,它有一項專門的工作,比如牧羊、看家護院或捕老鼠等等,但現在,我們把它們改變了,它們的工作是陪伴我們,成了我們的朋友。」

狗狗一天在「託兒所」玩得筋疲力盡後再把它接回家可能是主人希望的,但這不一定是衡量狗狗是不是一天過得快樂的標準。

洛弗西德認為,狗狗「託兒所」的工作人員應該具有訓練狗的經驗和了解狗的行為特點,而不僅僅是一個愛狗的人。

但現實情況並不理想。據一些在多家狗狗「託兒所」工作過的員工透露,有些狗狗「託兒所」過度擁擠,狗狗無人看管,甚至有時還會受傷,工作人員也沒有經過培訓,而狗的主人並不了解這些實情。

一位曾經在狗狗「託兒所」工作過的員工說:「每隻狗都有一份記錄,上面寫著它們是哪天來的,一天都做了什麼。但老闆要求我們要確保這些記錄是正面的。」

那麼狗狗「託兒所」的運營有相關部門來監管嗎?

就維州來說,維州政府並不知道在其管轄範圍內有多少狗狗「託兒所」,以及該行業對維州做出了多少經濟貢獻。

狗狗「託兒所」的運營遵循的是養狗場的管理規定。雖然養狗場的管理規定由維州政府制定的,但是狗狗「託兒所」是在當地市政廳註冊的,執行的標準由當地市政廳掌握。因此,對狗狗「託兒所」的監管很薄弱。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