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出席其上任後第三次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會。因應近期粵語是否是港人母語風波,多位民主派議員質問林鄭粵語是否是母語,但林鄭三次皆沒正面回答。有議員憂廣州「推普廢粵政策」波及香港。
林鄭月娥開場發言時表示,連同每月一次半小時的行政長官質詢時間,昨日已是上任至今第七次到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她形容互動有益及有建設性。林鄭並提交一份5,500字的書面發言給全體議員,簡介去年10月發表《施政報告》工作進度,她指,在250項措施中,33項即12%已落實完成,約8成半正按計劃推展,只有8個項目因相關法例草擬需時而稍為延遲,其中4個是涉及維港以外填海的規劃和工程研究。
她表示,32位議員上個月考察大灣區帶給她啟發,一是不同黨派皆認為香港要保持「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才能在大灣區有競爭力。二是香港不能故步自封,否則只會不進則退。
林鄭迴避推普廢粵政策
教育局曾在2014年在官方網頁撰文稱97%港人說的廣東話「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近日再被網民揭露,指教育局2013年向全港小學派發的普通話課程配套資料中,使用由中大研究普通話學者宋欣橋撰寫的文章,當中提到「香港漢族人的母語是漢語」,粵語只屬方言。
社福界議員邵家臻在答問大會上質問林鄭月娥其母語是甚麼,「教育局網頁的小學中文教學資源網頁中引述了一個沒研究過粵語的學者,他說粵語只是方言,不是香港人的母語。我覺得『月是故鄉明,粵語好鬼勁』。粵語是我的母語,我不知道特首,請問你,你的母語是甚麼?」林鄭稱教育界是「無風起浪」:「過去一段時間,很多政治問題入侵校園,我相信近日有人為何要無風起浪,就是覺得教育界太平靜,最好引入這樣的議題。」又說有人將2013年的東西拿出來炒作,又回應近日關於高中核心科目通識科進行檢討,有傳會將通識科剔出必修科的言論,批評,有人將教育問題政治化:「大家又在擔心、猜忌,甚至有人說這個沒可能是專責小組自己想的,背後有黑手、有政治的黑手,甚至是來自北方。」
邵家臻不滿林鄭迴避問題再次追問:「我以廣東話為榮,我問特首,特首你的母語是甚麼?」林鄭回答說:「對不起,我不回答這麼無聊的問題。」
之後,會計界梁繼昌也追問母語的問題,指教育局兩文三語的語文教育政策是否仍存在,林鄭表示沒想過去改變此政策,要大家不要用懷疑的眼光去看每一日發生的事情。
反駁林鄭無聊問題論
接著教育界葉建源也要求林鄭清楚回答,是否打算眨抑粵語地位,令普通話變成母語、是否會改變兩文三語的教學語言政策等。林鄭初時肯定地答:「一個字,無」,但及後又補充「在這一刻是無」,強調世事會變,不可要求任何事都一生一世,又指早前與教育界商討改善8大範疇問題,沒有包括這一項。

質疑土地供應大辯論向權貴傾斜

昨日答問大會上另一個焦點是關房屋和土地供應問題,及正在進行的土地供應「大辯論」。不論民主或建制派皆追問林鄭。
民主黨尹兆堅指根據政府數字,目前輪候冊有28萬戶,9.3萬劏房戶涉及21萬居民,當中兒童佔4萬人,很多家庭的兒童要在床上吃飯、做功課、睡覺。他質問林鄭是否覺得愧對他們?有何果斷措施解困?他並批評土地大辯論是向權貴、既得利益者及大地產商傾斜,並以粉嶺高爾夫球場為例,2020年到期,可提供172公頃土地,正好符合政府所言的2026年需要49公頃去解決短期公營房屋。他又質問林鄭是否敢公開向全港市民承諾:「在土地供應大辯論有了主流共識後,可以向權貴、地產商、既得利益者說不,行使既有的法定權力,包括《收回土地條例》以至遊樂場用地所寫的種種規例,收回高球場和大量向地產商收回囤積的荒廢農地,以至棕地,去解決香港的中短期房屋問題?」
不過林鄭以灣仔警署為例,稱因發展商指城規會改劃過程侵犯私有產權,至今八、九年仍未解決。反問尹兆堅是否想見到新界的地,都經歷漫長的司法程序,不能釋放、不能滿足香港市民的房屋需求
建制派麥美娟也質疑林鄭土地大辯論,只會令既得利益者只會更加鞏固他們的利益,問林鄭是否願意將上水的特首別墅拿出來,作為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選項。林鄭表示願意,但強調自己施政裏面,沒有「既得利益」,又提到民主黨涂謹申前日在《財政預算案》辯論中,稱自己是777票選出來的特首,當中有很多地產商。她稱自己在競選行政長官過程中我沒有欠過一個人。
會後,尹兆堅批評立會主席梁君彥阻礙他就粉嶺高球場向林鄭提問,質疑粉嶺高球場是梁君彥的「佛地魔」:「我對他的做法非常不滿,希望他自重,別常表現這行為,令立法會蒙羞,我們公正性受到質疑。」
他並批評林鄭在會上表現很不濟,轉移視線,並以四個方面逃避其提問,包括當年林鄭曾任職多年負責土地供應的發展局局長,沒有積極做地,造成今日「無地的惡果」,但一味的卸責。並指政府在同一時間推出「土地供應大辯論」及「私人遊樂場地契」二份諮詢文件互打對台,其團隊及親信公開言論也是互相矛盾,形容如「患上政治精神分裂」。
他並反駁林鄭稱擔心收回土地條例行使時會面對地產商司法覆核挑戰,直言在過去從未有過一單:「收回土地條例作為興建公營房屋未遇過挑戰,反而她就驚這樣子虛烏有的偽命題,自製紙老虎出來嚇自己,但她卻不擔心郊野公園條例,你叫房協去做卻未解決郊野公園條例是犯法,要大力填海又不怕?」
涂謹申也在會後回應林鄭點名批評他的言論,他質疑林鄭任職發展局時曾說新界東北可全部收回再建,但任了特首就改口:「還找別人使橫手,究竟妳有無魄力,是否想做,別人為何會不懷疑妳是欠了地產商的票,欠了它的恩呢?高爾夫球場如是,有人粗略數過,說可能700幾票中有幾百票是高爾夫球場會員,跟他相關最熟的親戚朋友。」他又說,林鄭777票中有幾百票是地產商:「地產商最後也一起集中在妳那,究竟是妳欠地產商,或地產商怕了中央呢?兩個都有可能。」
另外,黃碧雲質問林鄭本屆政府何時才會迎難而上重啟政改,林鄭回應指,上屆政府負責推動政改工作是其領導的3人組,但花了20多個月努力仍無疾而終,故若要在此刻,即回應她本屆政府任內是否有條件、有能力重啟政,「恐怕要令你失望」。林鄭指自己對重啟政改立場,與就23條本地立法大致相若,會努力創造有利條件,才能迎難而上進行相關爭議性工作。◇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