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晚上,台灣公益藝人「永遠的孫叔叔」孫越安然離世,享壽87歲。今年3月,孫越因膽結石導致發炎和肺部感染送醫,4月病情一度好轉,然而最終還是因為敗血性休克合併呼吸衰竭,不治辭世。
孫越在生前一直受肺阻塞所擾,長達11年。他也因此投身於公益,成為拒菸終身義工。他常以親身經歷勸人們,不想得肺阻塞,就「把菸戒了吧」。
孫越講述患病之苦 直言「不是好滋味」
2007年,孫越第一次檢查出患有肺阻塞,自此他背負這個疾病11年。他曾在董氏基金會的公益影片中,講述自己罹患肺阻塞的痛苦。
過去的他,是個吸菸37年的老菸槍,第一次開始吸菸時只有16歲。
「16歲,第一次(發)官餉,當兵,拿了錢就跑到山上去,到福利社買一包菸。」孫越伸出三根指頭,比劃著吸菸的動作,「我覺得好像大人,很不得了。就這樣子抽、這樣子抽。」「那時候還沒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這個名詞的時候,我已經氣喘,是因為吸菸。」
到後來他戒了菸。但三十多年來沉積的隱患,還是在他身體裡爆發了。
孫越說,多年來肺阻塞一直折磨著他。他的體力越來越差,即便是走走路,都要喘半天,這還是好的;真正痛苦的是,整個人極容易受到感染,比如上街過馬路,別人都沒事,他卻會感染,可能過一會兒就發燒了,沒多久變成高燒,不得不送醫院。
只要和人一起相處,孫越必須戴口罩,不能和人握手;即便沒有住院,每天也要做兩三次呼吸治療,然後還要跑到復健中心,讓物理治療師幫助拍痰。
時刻享受生活、樂觀無憂的孫越,卻坦言這種日子「不是好滋味」。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世界第四死因
肺阻塞,即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又稱慢阻肺,是一種因呼吸道長期發炎而導致的、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因為空氣無法順利地進出呼吸道,導致患者呼吸吃力,而且症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惡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肺阻塞是當前世界第4大死因,並將在2030年成為繼心臟病、癌症之後的第3大死因。
肺阻塞分為兩種,一種是「慢性支氣管炎」,指肺部支氣管內黏液增多、發炎,造成阻塞;另一種是肺氣腫,因肺氣泡受傷,或者變得膨脹、過大,導致呼吸困難。

肺阻塞的具體症狀有:
● 長期咳嗽;
● 長期有痰;
● 氣短,沒有辦法做深呼吸;
● 呼吸的時候漏氣,有嗶嗶啵啵等特殊聲音;
● 虛弱無力。
隨著病情惡化,日常的活動都可能有困難,如走一小段樓梯或拎一袋東西都可能變得吃力。
預防肺阻塞 最關鍵的途徑
不同於其它一些疾病,肺阻塞有一個明確的起因,以及明確的預防方法,即「菸」。調查顯示,有90%的慢阻肺患者是因為吸菸引起。
很多人吸菸多年,戒菸多次也戒不掉。孫越說自己也是三番五次地戒,但最後還是拿起來繼續抽,這樣反反覆覆竟二十年。
直到有一天⋯⋯
那次他在拍攝電影,拍完一個鏡頭,高興地從口袋裡拿出菸來,叼進嘴裡。當他正要點燃的那一刻,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孫越,如果你吸菸對你周遭的人都有害處的話,你要不要吸?」
「就這樣,不敢吸了。」孫越說。
不只是自己吸的一手菸,即便是二手菸、三手菸,都可導致肺阻塞,甚至致癌。
預防肺阻塞,需做到以下四點:
1. 戒菸;
2. 避免吸入空氣中的二手菸、灰塵、汽車尾氣、木柴燃燒產生的黑煙;
3. 每年流感季及時打疫苗,避免肺部感染;
4. 一些職業應該格外保護自己的呼吸道,比如塑料、紡織、橡膠、皮革製造業或修車行業。
肺阻塞病人,怎樣讓自己更好過?
雖然肺阻塞沒有治癒方法,但是患者可以通過一些方式緩解症狀,讓自己過得舒服一些。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給出如下貼心建議:
● 緩慢地運動。
● 把經常使用的物品放到容易拿到的地方。
● 找到簡單的下廚、掃除、做雜事的方式,比如使用帶輪子的推車來搬運東西。
● 穿寬鬆的、容易穿脫的衣物和鞋子。
● 常戴口罩,避免空汙、化學煙霧、灰塵等。家中不要有油漆、昆蟲噴灑劑等刺激物。
● 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有一兩個可以立刻求助的家人或朋友,以應對臨時突發的急性症狀。
· 肺最愛白色食物 胡乃文推薦:養肺最好的膳食
· 2030年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 你了解多少?
· 三手菸害重!日新規:吸菸後45分內禁搭電梯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