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 大陸三四線城市物價高過北上廣
黃曆新年期間,大陸三四線城市物價上漲。(法新社圖片)
【大紀元2018年02月21日訊】每年黃曆新年在外打工的人們會回家和親人團聚,這些從大城市回家的人發現,現在家鄉的物價已經比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還高。
大陸財經專欄作家江瀚視野2月21日撰文談到了幾個從上海等大城市回到家鄉過年的白領對家鄉物價的感受:家鄉的物價比他們所在一線城市的物價還高。
在上海某金融機構工作的Selina是一公司白領,今年回到老家成都發現家鄉的肉、雞蛋、蔬菜價格都比上海貴。
在北京金融街某銀行部門任主管的Tony過年期間回到家鄉湖南的一座小城。他請朋友吃了幾頓飯後發現,四五個人一餐吃到六七百元(人民幣,下同)絕對是很正常的情況,而在Tony的印象裡北京類似的餐館吃飯也用不了這麼多錢。
Johnson是廣州某媒體副主編,今年回到老家山東中部一座地級城市。過年期間他去給親戚朋友拜年,按照他表弟的建議購買了當地拜年的幾大件。Johnson發現這些東西看上去不起眼,普通檔次的都要四五百,稍微高檔點的都要上千元。
這些人表示,家鄉物價已經趕超一線城市了,但是服務卻和大城市有很大差別。
江瀚視野認為,之所以這些城市的物價超過一線城市主要原因是供求關係造成的。一線城市一般是商品的集散地,商品再運到其它地方轉了幾道手,層層都要收費;另外,物流成本也要算在內,大陸昂貴的過橋費、過路費會加在商品價格上;當然,這些地區市場相對較小,商品不夠豐富,容易形成壟斷,這也造成商品價格較高。
該文發表後引發了網民的熱議。
有網民表示贊同:「我在安徽一個縣城,吃頓飯比江浙滬貴得多,超市里商品價格也貴。」「三四線城市物流不方便,後勤保障都滯後欠缺!」「除了房價有區別,其它商品區別不大。」
也有網民表示:過年了,小城市漲價,平時還好。「節日消費,人口效益,農村曇花經濟。」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