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其他史料

《天工開物》大地出五金 利天下與後世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五金第十四卷

宋子說,人有十個等級,從高貴的王、公,直到低賤的輿、台,缺其中之一,則等級制度便無從建立。大地產生出五金,以利於天下與後世,其道理也和人分成貴賤是一樣的。貴金屬要隔千里才有一處產地,近的也要隔五、六百里才有一處。賤金屬就是在舟車難通之處,也必廣泛出產。上好的黃金價值比黑鐵高一萬六千倍,然而如果沒有鐵製的鍋、斧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即使有黃金,價值雖高,並不有益於人民。在互通有無的貿易中,金屬貨幣居於《周禮‧地官》所載泉府那樣的地位,掌握著萬物的命脈。

至於分辨金屬的優劣、品評其價值的輕重,是誰開的頭,而使金屬永遠是必須之物呢?

原文

《天工開物》五金 第十四卷

宋子曰:人有十等,自王、公至於輿、台,缺一焉,而人紀不立矣。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與後世,其義亦猶是也。貴者千里一生,促亦五、六百里而生。賤者舟車稍艱之國,其土必廣生焉。黃金美者,其值去黑鐵一萬六千倍。然使釜、鬵、斤、斧不呈效於日用之間,即得黃金,直高而無民耳。貿遷有無,貨居周官泉府,萬物司命繫焉。其分別美惡而指點重輕,孰開其先,而使相須於不朽焉?

【注釋】

◎五金:指金、銀、銅、鐵、錫,有時亦泛指金屬。

◎人有十等:典出《左傳‧昭公七年》將人分為王、公、大夫、士、皂、輿、隸、僚、僕、台十個等級。前四等屬於貴族,後六等屬於平民百姓。

◎鬵:讀贈,烹飪器具名,大釜。

◎泉府:官名,職掌金融貿易事項的官吏。@#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