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彩票大乐透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宋朝女富豪 仗義疏財 濟民助國

宋寶藍 整理
劉氏慷慨疏財,濟民助國,還成就了一樁奇聞。(素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70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秦帝國有一位傳奇的女富豪——寡婦巴清。她既是秦始皇敬重的貞婦,還是歷史上第一位富可敵國的女商人。她的一生所做的事情轟轟烈烈,助成秦始皇陵,又仗義疏財,捐資修建長城。宋朝也有一位仗義疏財的寡婦——劉氏。她的名聲和富貴雖然比不上巴清,卻也慷慨疏財,濟民助國,還成就了一樁奇聞。

宋朝宣和年間,朝廷收復燕京後,由於軍費耗竭,於是朝廷下令,百姓要向政府繳納免役錢(百姓免除勞役,改納「免役錢」,由官府募人充役)。

劉氏是海州懷仁縣楊六秀才的妻子。楊六死後,家裡只剩下劉氏和一子相依為命,好在家境比較殷實富足。劉氏聽說官府催徵緊急,不少貧窮的百姓無財可納,於是劉氏懇請縣府,以家財十萬緡(宋時一緡相當於七百七十文錢)代替貧戶繳納。

宋朝錢幣。(As6022014/Wikimedia Commons)

縣令一聽,這是大好事,欣然同意。於是調派人手前往劉氏家,一連幾天才運完十萬緡。劉氏家的七間庫房也就全都清空了。劉氏清掃庫房,準備設案供佛三天三夜。

清理完畢後,第二天早上一看,劉氏驚奇地發現屋子裡竟然堆滿了錢財,正好十萬緡,而且全都是用紅麻繩繫成一貫一貫的,每五緡作一個辮,辮頭還都掛著一個小木牌,上面寫著「麻青」二字。

凡是看到的人都大吃一驚,誰也不知怎麼回事。有一個人提醒道:「我聽說青州有一個麻員外,家裡非常富足,號稱麻十萬家,難道是神明將麻家的錢全都運到這裡了?」

劉氏悄悄地派人前往青州,尋訪麻家。果真有麻氏其人,麻家三代富裕,其祖上以錢十萬鎮庫,一直沒有用過。不料,這些錢一夜之間全都消失了,不知去哪兒了。劉氏派專人捎去書信,殷切地問候麻氏,並請他派舟車前來取錢。

麻氏聽聞消息,驚訝地感嘆良久,說:「我們麻家的福分消退了,錢歸於有德之人,這也是上天所授,上天的意思。今天我再去取回錢,既違天理,也非人情,我實在不敢去。」

劉氏知道不能強人所難,說道:「我既然誠懇地捐錢,以助國用,怎麼還能有其它非分之想呢。」於是,她將十萬緡錢財全都送給貧民,或用於資助修建佛院道觀廟宇,一分也沒有留在家裡。儘管散盡家財,上天似乎對劉氏青睞有加,不出幾年,她的家裡依然很富裕。

這則故事裡,散財的劉氏認為錢財是上天所賜。慷慨的財富觀,利他的心地,終能結出富貴的碩果。@*#

美麗的古寺廟在海邊,中國(fotolia)
劉氏將十萬緡錢財全都送給貧民,或用於資助修建佛院道觀廟宇,一分也沒有留在家裡。(fotolia)

事據《春渚紀聞‧二富室疎財》卷02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朱家一生,無時無刻不在救助那些危急無助、束手待斃之人,即使是皇帝的仇人,朝廷的欽犯,朱家也無所顧忌。
  • 清代乾隆年間,紫莊出了一位俠士李越尋。李越尋少年時讀過書是縣裡秀才,他很想繼續考取功名,無奈家境貧寒,所以到了壯年,他不得不放棄科舉應試,留在鄉里做工為生。他經常參與鄉村的大小事情,以仗義執言、鋤強扶弱的俠義行為,受到鄉里百姓的信賴,連縣裡也知道他的大名。
  • 前有個寡婦,她生了很多子女,他們家境貧寒,全都靠寡婦一人辛苦的維持家計.....
  • 點入看影片完整版…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