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排列五_Y果官网-排列五_Y果开户-排列五_Y果注册

一念孝悌 感召仙家賜藥 醫好宿疾

宋寶藍 整理
郭擦一念孝悌感動天地,所以能感召仙家賜藥,醫好宿疾。圖為明 文伯仁《丹臺春曉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編著《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其中有一句:「首孝悌」。「首孝悌」的孝,內容包括贍養父母之身(即身體)、養父母之心(即精神)、養父母之志(即心願)、養父母之慧(即福慧)等多方面。而悌,指敬愛兄長,善待兄弟姐妹。古時認為,孝悌是仁心的根本。歷朝正史,國君賞賜孝悌之人,憑孝悌提拔官員的例子有不少。有這麼一則民間故事,一個人若有孝悌之心,還能有幸遇到高人賜藥醫病呢!

元朝時期,萬載縣獲賦市有一個乞丐姓郭,他的左手和兩腳都是反掌於上,只能用右手拄地,擦著行走,時人都叫他「郭擦」。

郭母老邁,又得了痛風,郭擦的弟弟也有疾病。郭擦每月初一和十五出去行討,城裡的百姓都很可憐他。圖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郭母老邁,又得了痛風,郭擦的弟弟也有疾病。郭擦每月初一和十五出去行討,城裡的百姓都很可憐他,常常給他一些東西。就這樣,郭擦養活著母親和弟弟。他如此乞討了十八年,也沒有怨言。

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冬,一個道人遇見郭擦,看他生活得實在貧窮艱苦,但還是心甘情願地孝養母親,照顧弟弟,就給他五個藥丸,說:「你吃下我的藥,宿疾就可立即痊癒。」

郭擦聽從他的教誨,把藥丸全都吃下了,果真郭的手腳隨即正位,像正常人一樣。

郭的疾病痊癒以後,沒有托辭可以繼續做乞丐,城裡的人也不再施捨他食物。於是,孝養母親,照顧弟弟也成了很大的難題。正在窘迫困頓之時,郭擦再次遇到了那名道人,恭敬地向他拜謝,並且祈求道:「承蒙您施惠賜藥,但我一時忘了生病的母親,竟然沒有分給她一點兒藥丸。如今,母親還在病著,怎麼辦才好?」

於是,道人再次送給他五個藥丸,教他的母親服下兩丸,郭母的疾病立即痊癒了。還剩下三個藥丸,正好被一個富人知道了,富人得的病和郭母相同。

這名富人就對郭擦說:「聽說你有三丸靈丹妙藥,我以一錠鈔(《新元史》:五十兩鑄爲錠)買你的藥,怎麼樣?」但是郭擦不願意要錢,只希望富人能夠身體恢復健康,提供他一家三口終身衣食所需,就已足夠。那富人答應了。

郭擦把藥送給富人。富人吃下藥丸,即時痊癒,很是靈驗。富人很守信用,真的供給郭家三口終生衣食所需。人們不禁感嘆,郭擦一念孝悌感動天地,所以能遇到神仙,享受這些福分。一個乞丐尚且能孝敬雙親,關愛手足,尋常百姓同樣也能濟助他人,累積福德吧。@*#

事據:《湖海新聞夷堅續誌.神仙門‧仙醫反掌》後集卷一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年間,塞外(今河北省赤城縣境內)在一個山崖叫「捨身崖」的地方,流傳著一個姑嫂許願救母的故事。
  • 方老婆婆的獨生女到了適婚年齡,來做媒的非常多。方老婆婆生怕招個女婿不老實,將來母女要吃苦,七揀八揀竟一個也不中意。她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挑選女婿的辦法來。
  • 吳氏把天帝賞賜的一貫錢,留給婆婆專用,那一貫錢用完之後,還會再出現一貫錢,連續不絕。不久之後,婆婆的雙眼也恢復了視力。
  • 席天祐說:「你真的想知道所謂的靈丹妙藥在哪嗎?你出入公門,當用『方便』一味,切忌舞文壞法,貪財受賄,枉斷官司。這就是真正的神仙上方。如果你能經常服用,那麼疾病永遠不會發作。」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