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彩票 申请 - App Store

文官目不識丁遭彈劾 最後竟成一代名臣

文/陳安
font print 人氣: 212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視頻簡介張曜是清朝咸豐光緒年間的一位重臣,他隨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入侵,抵禦捻軍太平軍,因軍功顯赫接連升遷,後改任文職,調任山東巡撫。

聽新聞:

(聽更多新聞請至「聽紀元」平台)

張曜少年時,家境非常貧寒,但很講義氣,見到不平之事,會出手相助。當時河南出現很多盜賊,百姓為此結團自保。張曜勇武好義,被推為團長,鄉民稱呼他為張大哥。一時間,「張大哥」之名盛傳於河南開封一帶。

當捻軍圍攻河南固始縣時,縣令眼看縣城將被攻破,於是張榜:「誰能守住這座城,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縣令是位儒者,女兒才貌俱佳,但當時捻軍氣焰囂張,沒人敢應答。大家就推舉張大哥去試試。沒想到這一試,竟成就了一代名臣。

目不識丁的張曜,拜夫人為師,後來成為晚清時期的名臣。(公有領域)

延伸閱讀

「目不識丁」拜夫人為師 張曜成晚清名臣

歷代名人軼聞錄」系列文章

撰文:陳安,製作:李菁,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代偉人」王十朋的「來歷」令人稱奇,《浙江通志卷》記載一段樂清明慶院僧人宗覺處嚴乃是王十朋前身的故實……而王十朋自己又怎樣從懷疑轉為相信呢?《石橋記》吐心聲……
  • 伯顏出則為大將,在朝可為賢相。伯顏善於領兵作戰,卻不妄殺一人,不殘害一物,不為珍寶財貨動心,不為美酒女色所迷惑。伯顏班師回朝,囊中不帶江南一物,只帶回精誠至忠的護國之心。伯顏盛德令朝野感佩,赫赫功勳令諸將仰慕。
  • 高士廉無論身在官場,還是留居在家,他待人處事都體現著一個「德」字。高士廉對太宗感懷知遇之恩,從始至終保持著君臣之義;對大唐的社稷江山,傾盡心力,化民俗,推善政,致力福惠芸芸百姓。高士廉的風範,正如太宗所說:「德范宏深,風猷遠著。」
  • 李綱雖是一位文官,卻像一道堅固的長城,守衛北宋都城開封,連金兵都是他的手下敗將!李綱一生堅持抗金,如果說皇帝堅持重用他,可怕的「靖康之恥」也許就不會發生!
  • 北宋的吏部侍郎李若水。《國語》有句名言:「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深入險境,誓死效忠皇帝,他的事蹟因而被收錄在史書「忠義傳」中。(志清/大紀元)
    敵兵攻破京城時,有個人護送皇帝到敵營談判。他為了捍衛皇室尊嚴據理力爭,不顧性命大罵敵兵。直到他被裂頸割舌而死,罵聲才停止。這說的是宋朝靖康年間一段的忠義故事。靖康之變中,忠臣良將捨生忘死、救國赴難,千百年來被人傳頌不休。這位大臣身在敵營,至死大罵金人。最後,他得到敵國的敬重,被尊為靖康恥中的第一大忠臣!
  • 作為名臣,張養浩是元朝三俊之一;作為文學家,他更是元曲作家中的泰斗。今人對張養浩的了解,大概就是從那首《山坡羊·潼關懷古》開始的。
  • 自孟子道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千古名言,其剛正、博大的氣魄深受歷代文人仰慕。他們甚至化用這句話為名取字,時時激勵自己,其中最知名者有唐代的孟浩然,還有元代的一位名臣兼文學大家——張養浩。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在唐中宗、睿宗之時,武則天奪嫡之謀得逞,肆行不義之威,大唐的國祚差點脈斷武則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誣告「謀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義士捨命護主,忠義的魄力震懾奸逆,改變了逆亂之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