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尋道》片外故事

李有甫說故事──鐵尺傳奇

傳奇時代博客
李有甫。(傳奇時代博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30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在我們製作《功夫 尋道》的過程中,李有甫先生給我們說了不少老武術家的故事。我們把這些故事剪輯出來,和大家分享。

教我(李有甫)武術的有兩個老師,一個是陳盛甫老師,一個是陳濟生老師。

陳濟生老師晚年呢,我有時候去他家裡,他就喜歡一個人沏點好茶,跟我一起聊天兒。他語重心長的說呀,他說:「哎呀!這武術啊,很麻煩!」他講那個麻煩呢,就是很奧妙,也講不清楚,他就講了些故事。

他講他老師的故事,老師他拿一個很短的一個兵器叫「鐵尺」,很厲害的一種兵器,沒有刃。他去到東三省去訪(友),有一次住店,那個店主人看他的包袱重,因為有那個鐵尺在裡邊,以為他有多少金銀哪。

他看出來了,為什麼呢?他發現房頂有變化。到半夜他剛一吹熄燈,那時候是油燈。這時候,唰,就下來,一個刀就奔他下來了。還沒等這個刀落下來,他就把那個人連被子帶刀給裹起來了,(對那人說)「出來吧」。(那人)把刀放下,跪下就磕頭。

就說他的功夫是很高的,那個強盜想殺他,他把被子一旋,就把那人連刀帶被子給裹起來了。嘿嘿,給裹起來了,那人就沒法動他。結果那人就趴下磕頭了,就服了。

就說他們那個比武啊,都是很有意思的,都是一種藝術性,和現在的不太一樣。表現的是武德。他不傷害人,還讓對方服氣!@

▼ 相關影片:李有甫說故事──鐵尺傳奇

▼ 相關影片:《功夫‧尋道》

──轉自傳奇時代網站:legendsunfolding.com (有刪節)

(點閱【功夫‧尋道》片外故事】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武術大賽評委會主席、知名武術大師、中醫博士李有甫先生。(大紀元)
    (主標)道德與養生
  • 武術大賽評委會主席、知名武術大師、中醫博士李有甫先生。(大紀元)
    自古以來人們在探尋功夫的真諦,種種絕世武功,是歷史的真實,還是虛幻的傳說?在忙碌的現代社會,到哪裡能找尋那一種初心和古意?又如何明瞭紛亂世事之外的真機?
  • 來自山西的李有甫,當年在大陸大名鼎鼎。1993年他來到美國,被聘為中醫和武術教授。雖然功成名就,李有甫一直苦苦尋覓,想找到更高的修煉方法。因為他知道,人不只有一生一世,生命可以提升層次。
  • 黃乾成,本名黃宇立,1959年生於嘉義六腳鄉蒜東村,曾任小學校長,也曾在嘉義大學與南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於水墨畫創作的藝術家。他說:「教育是一個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工作,可以讓我溫飽,但不會讓我成為富有的人。我們講的春風化雨,教人的一個工作是積德,但最重要的是,讓很多人成就自己。」
  • 1964年開業的美姿華攝影室,距今已一甲子的年華,隱藏在香港仔大道一棟不起眼的唐樓內。老闆陳崑泉老先生(陳師傅)如今已經92歲,只要有客人預約拍攝,他就會從屯門的住家,途經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長途跋涉來到香港仔店面。
  • 「我從來沒有在歐洲見過貔貅,當我第一次在網上看到影片時,就讓我印象深刻,我就嘗試去聯絡冒卓祺師傅,想跟他訂做貔貅,就這樣我跟貔貅聯繫在了一起。」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市唐人街開設武館的武術師傅Ronald Galland(江漢利)說道。去年12月,他專程攜同妻子與7名徒弟赴港拜師,親身學藝,今年8月11日,在他70歲的壽宴上,首次公開舞貔貅,將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貔貅文化帶到歐洲。
  • 中華文化總會今天(20日)發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記錄台南黑糖製糖師以柴燒古法煉糖的故事,找回台灣的「甜蜜」記憶。
  • 香港彩瓷業界泰斗徐淼於2月15日辭世,享壽105歲,是港彩輩份最高、最年長的瓷繪名師。徐淼曾任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繪瓷部主任畫師,師從港彩名師謝中吾,擅長繪山水彩瓷,為道風山繪製作品無數,在雲水堂繪製圓形巨幅壁畫時已八十多歲。香港陶瓷研究會會長嚴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該會社交媒體專頁發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顧徐師傅生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