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黑钱-体育彩票怎么买-7星彩规则

笨僧開智 原來作了一個「手術」

作者:宋寶藍
明 卞文瑜《雲山仙閣》。(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8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朝時期,有一位僧人叫牛雲,天生愚笨,出家二十四年,還都不能誦讀經書,為此苦惱不已。他在一年冬天,發出至誠的心願,並經歷了一個特別的「手術」,從此愚僧開智,在開元年間留下傳奇。

僧人牛雲俗姓趙,雁門人。他生性憨笨,別家的孩子都很天真可愛,機靈活潑。牛雲在他們中間,顯得格外愚鈍。到了上學的年紀,父母將他送到學堂,他也無心讀書識字。奇怪的是,惟獨見到僧尼,小小的牛雲會主動拱手跪拜,向他們行禮。

牛雲十二歲那年,父母見他學業沒有長進,就送他到華嚴寺善住閣院出家,拜淨覺為師。每次師父都只是叫他挑水,撿柴火。眾僧都譏笑他,認為他愚鈍不堪。一直到接受足戒(遵守完整的戒律)年滿後,他還是不能誦讀任何經書。

時光飛逝,牛雲在寺院已經度過了二十四個年頭。在三十六歲那年冬天,他心裡發出至誠的心願:我聽人們說,文殊菩薩常會在山頂現身。今天我要赤腳前去朝見。如果我有幸能夠見到菩薩,我只懇求菩薩賜我智慧,誦讀佛經。

明 青銅鎏金文殊菩薩坐像。(公有領域)

當時正值隆冬,冰天雪地,嚴寒時節,牛雲心中沒有恐懼,沒有退意,來到東台山頂。忽然看見一個老人,傍著火堆坐著。牛雲問他:「天氣這麼寒冷,您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

老人說:「我從山下來啊。」「那您是從哪條山路上來的?為什麼地上都沒有腳印呢?」牛雲好奇地問老人。老人回答說:「我是從雪的前面來的。」老人反問牛雲:「小師傅是有什麼心願嗎?為什麼冒著大雪,赤腳走到山頂呢?這豈非太辛苦了嗎?」

牛雲苦惱地說道:「雖然我是僧人,然而自幼愚鈍,至今都不能誦讀經書。」所以想拜見文殊菩薩,祈求賜予智慧。

老人聽到他的心願,說了一句:「奇哉。」接著問他:「如果這裡看不到文殊菩薩,你該怎麼辦?」牛雲說:「那我就登上北台山頂尋找。」老人說:「我也打算去那兒。」牛雲請求跟他一起去。老人請他在前面先走。

牛雲在東台山頂沒有見到菩薩,於是向北台走去。老人則是向西走去。等到傍晚,牛雲才登上北台山頂。抬頭一看,咦,還是那位老人,還傍著火堆坐著呢!

牛雲很吃驚,問老人:「此前在東台,告別時,您讓我先走。為什麼您已經先到了?」老人托辭說牛雲不認識山路,所以來晚了。雖然老人這樣說,但是牛雲心裡想:這位老人很可能就是文殊菩薩所化呢!於是立即向他頂禮叩拜。

老人說:「我是一個俗人,不應接受出家人的禮拜。」但是牛雲堅信,老人就是菩薩。過了很久,老人說他要入定,以觀牛雲的前身是幹什麼的,為什麼稟性愚鈍。老人才剛閉眼,立即說道:「你的前生是牛,因為替寺院馱載佛經,所以今世轉生為僧人。」

老人讓牛雲到龍堂邊,取來一把钁頭,要為牛雲作一個特別的「手術」,去掉阻礙他心智的心頭淤肉。老人讓他閉上眼睛,叫他睜眼時才能睜眼。牛雲一一遵從。

老人除掉了牛雲的心頭淤肉,整個「手術」過程,牛雲沒有感受到任何痛苦和不適。反而在瞬間感到豁然開朗,猶如漆黑的密室,忽然亮起明亮的燈光;猶如沉沉的夜晚,忽然湧現燦爛的月光。

當老人說:「你可以睜開眼睛了。」牛雲張開雙眼,看到老人在他眼前化成文殊菩薩。菩薩對他說:「從今以後,你可以自如地誦讀經書。凡是所讀經卷,不要忘記,時時修持。」

此後,凡是牛雲讀過的經書,其中蘊含的義理,他都遵照著去做。到了次年夏天,五月的某一天,二更時分(21點至23點),忽然從北台山頂射出一道光芒。於光明中,顯現出一座樓閣,光華璀璨,閣樓前有牌額,寫著金字「善住之閣」。牛雲就根據光中所現景象,修建了善住之閣。

至唐明皇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牛雲圓寂,無疾而終。@*#

清 乾隆 繡《雲山樓閣》局部。(公有領域)

事據《廣清涼傳》卷中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日本的14個縣中(日本的縣相當於省,共有43縣),保存著一位中國僧人的很多的藝術作品,其中包括繪畫、書法、板碑刻等。這位僧人東渡日本後,京都士庶爭相前來謁見,「惟恐其後」,「花軒玉驄,嘶驚輶馳,盡出於城郊,見者如堵」。這位僧人受命出使日本,不僅結束了元朝和日本的戰爭狀態,並開啟了日本「程朱理學」與「五山文學」的先河。這位受兩國國君敬重的僧人,就是大元的一山一寧。
  • 向敏中作為一名法官,對罪犯已然供認不諱的罪行,不予採信。而是講求證據,並能夠做到盡心竭力探求事實真相,耐心細緻地為僧人平冤洗辱,真是功德無量,不愧為斷獄官的楷模!
  • 一次村子裡來了一位僧人,一個年輕人對僧人說了一句不尊敬的話,別人批評這個年輕人,年輕人振振有詞地說道:「不就是幾句話麼,我向他道歉就是了。」僧人聽了微笑著對年輕人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 哪一種美會成為永恆?在古印度,有一個貌美的少女苦戀一位僧人。最後僧人以承受蛇果的反噬,慈悲化解了少女的情執,使她從情海中超脫。
  • 她默默地祈禱說:「因我前世貪婪吝嗇,所以今生遭到這樣的苦報。現在,我在佛前,懇求至誠地懺悔。以這些微薄的物品,供養眾僧。從今以後,如果我的貧窮罪業已經還完,就願甑(音贈,古代蒸食的炊器)中的米粒,都變成金色吧。」
  • 老僧忍受辱罵,苦口婆心勸王英出資造橋,王英見僧人誠摯懇請,最終答應為眾人造橋。橋造好之後,王英又為僧人修建亭捨,供他住宿修行。因王英修橋濟民,善待僧人的緣故,才有了這個兒子。王英就取修橋濟民的意思,為兒子取名「王濟」。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