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 - App Store
民間傳說故事

宰相府裡名學者「鬧雙包」 結果耐人尋味

作者:殷鑫
南宋 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局部。(公有領域)

宰相韓侂胄請著名學者葉適到家中作上賓。圖為南宋 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81
【字號】    
   標籤: tags: , ,

葉適是南宋的著名學者,永嘉學派的代表,名氣很大。有人冒他的名到宰相韓侂胄府上求見。巧的是,假葉適竟然碰著真葉適!更奇怪的是,假貨竟然不落荒而逃,反而侃侃而談。到底怎麼回事?

南宋寧宗時代,當時的宰相韓侂胄(公元1151~1207年,字節夫,宋安陽人,寧宗時宰相)對葉適的學問頗欣賞。葉適[1]是淳熙年間進士,是南宋的著名學者,永嘉學派的代表,人稱水心先生,名氣很大。

有一天,韓侂胄請到葉適到家中作上賓。就在賓主敘談間,僕人送上一張名片,說是門外有貴客求見。韓侂胄一看名片,只見上面寫著「水心葉適候見」。這下可給弄糊塗了,難道有兩個葉適不成?坐在堂上的難道不是葉適嗎?而門外的到底是何人?客人們也都奇怪起來。

韓侂胄說:「敢冒用葉適的名字的,決不是等閒之輩。」就讓門人請他進來。

一個儀表堂堂、氣度不凡的人出現在主賓眼前,韓侂胄按待客的禮節接待他,心中想著怎樣讓他自露馬腳,就歷舉葉適的文章考考他。

來人神色一點也不慌張,胸有成竹似地說:「這都是我年輕時寫的文章,如今看起來是淺薄了,所以後來都改寫了。」

韓侂胄每聽一篇來人誦出的改寫文章,覺得真的比原本好,越聽越覺得來人不是等閒之輩,就延請他到書院用餐。飯後,又拿出好畫來,繼續探探對方的實力。韓侂胄先拿出一幅當年楊貴妃的書畫卷來,令他在卷後題跋,來人索了筆振筆即就:「開元天寶間,有如此姝,當時丹青,不及麒麟凌煙,而及諸此。吁!世道叛矣。水心葉某跋。」

接著韓又展出北宋書畫家米芾的帖子,同樣請他題跋。

米芾行書《淡墨秋山詩帖》。(公有領域)

來人立即題跋云:「米南宮筆跡,盡歸天上,猶有此紙散落人間。吁!欲野無遺賢難矣。」他不僅題跋,又托意反諷了當時時政, 遺賢在野。

兩卷書畫之後,又展開了數卷,來人的題跋都是辭簡意足,才情流露。座上客人無不震驚。韓侂胄大喜,就悄悄告訴他說:「水心先生已經在這裡了,天下可有兩個水心嗎?」

來人毫不慌張、害怕,笑著答道:「天下的才士如水心這般一等人才,並不少啊,多得不可車載斗量。再說今日我若不假水心先生之名,可能進不了此門吧。」

韓侂胄表示同意,心想好好栽培、重用此人。這個來人叫陳讜,建寧人,後來舉進士。

不過,畢竟真金耐得住歲月的淘洗,後來陳讜舉了進士卻也沒留下什麼功業,畢竟改造別人的文章容易,原創難為。葉適本人則是名留史載,人家都知道他是南宋時期重要的儒家學派--「永嘉學派」集大成的人物,學問講究經世致用為主(人稱「事功學派」、「功利學派」),當時與朱熹理學相抗衡。其後,他對清代的學術發展也起了影響,被推崇為乾嘉考據學精神先驅。

(資料來源:元‧白珽《湛淵靜語》)

(-民間傳說故事系列-待續)

[1] : 葉適(西元1150~1223年,字正則,號水心)是永嘉人,淳熙進士,官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遷寶文閣學士。其學以尚實致用為主(一說功利尚實),與當時性理之學相抗衡,又對古人及古書作大膽之譏評。著有《水心文集》、《習學記言》。@*#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遠古之時,人們對疾病不知道該如何治療。當時天下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
  • 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晉州刺史柳渙有個外孫女姓崔,家住博陵。汴州扶風有個叫竇凝的人,他想娶崔氏為妻,就托媒人,拿著厚禮去崔氏家求親。崔氏得知竇凝現已有一個身懷有孕的小老婆,就提出只有把他的小老婆打發走後才能成親。竇凝應了崔氏的要求。於是就帶著他的小老婆一起去宋州,當天晚上他小老婆產下了兩個女孩。竇凝趁著小老婆疲憊不堪的時候,殺死了她,並在死屍肚子裡填上沙石連同剛生下的兩個女孩,一起扔到了江裡。竇凝回到汴州以後,就欺騙崔氏說:「小妾已經叫我打發走了。」於是他們就選了一個吉慶的日子結了婚。婚後十五年間,崔氏生下了好幾個孩子,但是所生的男孩都沒有活,只有兩個女孩活下來。
  • 當一個人願意把自己僅有的一點財富布施出去,這種不求回報的布施是非常高尚、純淨的布施…
  • 而且從這個故事中我們還看到正是因為薛華年的善行,從而得到了仙人指點,可知善有善報,那麼相應的,惡行也一定有惡報。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