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傳說

東漢聖帝出 順水變逆流 吞了哀牢國軍兵

作者﹕殷鑫
font print 人氣: 1033
【字號】    
   標籤: tags: ,

現今的雲南省保山市一帶是古代一個古國——哀牢國的中心地區。這地區古來有龍山、龍水,人民對龍極為崇拜,而且還留存著源自東漢時期的九龍雕像,彷彿傳訴著哀牢族建國的古老傳說。

南蠻西南夷哀牢族起源傳說

據《後漢書》記載,哀牢國所在的土地肥沃,適宜種植五穀、養蠶取絲,他們的織染文化錦繡光采,礦產也很豐富。建立哀牢國的民族也稱為哀牢,《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採錄了有關西南夷哀牢的起源記載。

在哀牢山的山腳下,曾經住著一個名叫沙壹的女子,她以捕魚捉蝦度日。有一次,沙壹在河裡捕魚時,撞著了一塊沉木好像若有感應,因此而懷了孕。十個月後,她生下了十個兒子。

後來,那塊沉木變化成了一條龍,游出河面來對沙壹說:「你替我生了孩子,現在他們在哪裡呀?」

沙壹招呼十個兒子出來見他們的父親。其中九個兒子看見這條龍都嚇壞了,嘩一聲全都跑不見人了。剩下最小的兒子一點不害怕,背靠著龍坐在一塊。龍很喜歡他,就用舌頭去舔舐他。沙壹就用鳥語給小兒子取了個名字,叫「九隆」,就是「背坐」的意思。

這十個兒子漸漸長大,九隆的才能就更加地凸顯出來,比他九個哥哥強多了。九個哥哥都說:「九隆受到龍的舔舐,所以他特別聰明。」大家一致推舉他做首領。傳說九隆就是哀牢國的建立者。

當時,哀牢山的山腳下,還有一對夫妻,生了十個女兒。九隆和九個哥哥就和這十位姑娘分別配成了夫妻,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樣就有了哀牢夷這個民族。

哀牢族人都以龍紋紋身,衣服都有長尾。九隆死後,世世代代相繼,又分立各部邑的小王,各自散居在谿谷間,因為高山深川的阻隔,就和外部阻絕了,好像是荒外之民。哀牢人有穿鼻聸耳文化,小王(稱渠帥)的耳廓都下垂到肩下三寸,比一般人長,一般庶民只長到肩上。

中國出現聖帝 哀牢吞敗仗求附屬

在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哀牢王賢栗遣兵乘船南下江、漢,攻擊東漢的附屬夷族鹿茤。初時哀牢軍得勝,後來震雷疾雨,風向驟變,江水陡然變成逆流,沉沒了哀牢的船隻,溺死了數千哀牢人。賢栗又再遣六王統帥萬人進攻鹿茤。這一次鹿茤王則把哀牢六王殺死了。

夜裡來了老虎扒食了哀牢六王的屍骨,其餘的兵眾在驚恐之下退走。賢栗王在惶恐之下對族人耆老說:「自古以來我族不止一次入侵邊塞,這次攻打鹿茤卻遭天誅,中國出現聖帝了嗎?上天祐助中國,何其明顯!」

四年後,在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賢栗於是率著族人二千七百七十戶,共計人口一萬七千六百五十九人,拜訪越巂郡(位於今四川越西縣)太守鄭鴻,請求歸附漢朝。光武帝封賢栗等為君長。從那年起,哀牢開始來朝貢。

東漢明帝十二年降甘露,神雀五色鳥翔集京師。包括哀牢在內的許多邊疆民族都來進貢。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派遣兒子率領族人來歸附,當時哀牢國族人更多了,稱邑王的有七十七人,人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戶口五萬一千八百九十戶。於是東漢明帝在哀牢國置永昌郡。
@*#

資料來源:《後漢書》

--中國民間故事系列待續--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仕女(羊妹/大紀元)
    曾經織女、婺女、須女三星仙女下凡人間,和三個年輕人結了良緣。然而,出凡的時空、奇幻的經驗,讓年輕人的家人以為妖鬼附身,結果……
  • 仙人一有一點妄念,就會謫降人間「受罰」。想必能在天國世界的仙人,都是思想很純淨的高人。這樣看來,如果一個人能保持清淨的思想,漸漸地也會達到天庭的標準,那將來就是他所能在的位置吧。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再連破二陣之後遼軍對接近宋軍大本營的各陣加強兵力防守,對此穆桂英及楊宗保又找來將士們商議後續破陣對策,各路將士到齊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後台徐徐走來,正是本臥病在床的楊延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