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乐透开奖直播 - App Store

北宋開國有先兆 從雙龍潭到「日下有日」

作者:洪熙
趙弘殷的妻子杜氏先後生下兩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杜家莊的前面原來有一座窪潭,名叫「雙龍潭」。後人猜想,皇帝出生在誰家,想必也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吧。圖為宋 雙龍紋菱花鏡。(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0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北宋是中國史上又一個繁華風雅的王朝,其開國之君是宋太祖趙匡胤。北宋開國諸事記中,除了陳橋兵變以外,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故事。

雙龍潭的先兆

趙弘殷(899年─956年)是北宋皇帝趙匡胤(927年─976年)和趙光義(939年─997年)的父親。趙弘殷還沒有顯達時,有一年去杜家莊謀職,當時下大雪,他就站在莊門外避雪。有一莊丁看到趙弘殷的相貌英偉,就招待他一起吃飯。

北宋宣祖昭武皇帝趙弘殷。(公有領域)

趙弘殷在杜家工作了很長時間,主人見他做事勤謹,很喜歡他,就招他作上門女婿。結婚後,趙弘殷的妻子杜氏先後生下兩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杜家莊的前面原來有一座窪潭,名叫「雙龍潭」。後人猜想,皇帝出生在誰家,想必也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吧。

五代十國時期,各地豪雄割據稱王,彼此之間兵亂不息。趙匡胤、趙光義的母親杜氏為避兵禍,就將兩個年幼的孩子放在籃子裡,將擔子挑在肩上,挑著他們趕路避禍。

半路上,睡仙陳摶遇到趙家母子,當即說道:「誰說當今沒有天子,她將天子都挑在肩上。」

老僧點化 向北走遇貴人

後漢初年,趙匡胤到處遊歷,一直沒有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於是就在襄陽的一座寺廟裡暫時借宿。寺中有一個老和尚精通術數,善於觀相,他對趙匡胤說:「我送你一份厚禮資助你,你往北走就會遇到貴人。」趙匡胤按照老僧說的,一路往北走去,並於乾祐元年(948年)投身郭威帳下,參與征討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屢立戰功。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順理成章地成為後周大臣,到顯德五年(958年),趙匡胤官至節度使,並取代張永德升任殿前都點檢,即禁軍統帥。

趙匡胤也真的和佛家有緣,在成就帝業的路上,數次和僧人結下不解之緣。

趙匡胤像。(王雙寬提供)

僧人夢金龍遇太祖皇帝

五代時期,有一名僧人在路邊種了一些蔬菜,用以補貼生計。一天,僧人在菜地旁休息的時候睡著了,夢到金色的龍吃掉了幾畦萵苣,他從夢中驚醒的時候,正巧看見一個身形偉岸的大丈夫正在他的菜地裡摘萵苣吃。僧人見他相貌威嚴,於是整理一下衣服,就去請他過來,殷勤地招待他。

這名大丈夫就是趙匡胤。趙匡胤離開之前,僧人將夢裡的景象告訴了他,並且對他說:「您將來得志,請為老僧修建一座寺院吧。」

趙匡胤稱帝後,派人尋找那名老僧,幸運的是老僧仍然健在。於是趙匡胤下詔修建寺院,御賜寺名「普安」,京都人稱其為「道者院」。

「龍」在中國人的社會裡,是一種尊貴、吉祥、莊嚴、神聖的象徵。(fotolia)

陳橋兵變 將士立誓不擾民

唐朝末年以來,各地兵征不斷,有些軍隊的士卒剽劫良民,屢禁不止。陳橋兵變還沒有發生之時,軍中有一人叫苗訓很懂星象,他引著門吏楚昭輔,看到太陽下面還有一輪太陽,持續了很長時間。趙匡胤和諸軍將士立下誓約,進入都城開封不得驚擾百姓,不能擾亂街市。

此外,趙匡胤叮囑將領和士卒,不能驚擾冒犯當朝太后和皇帝;不能凌辱大臣;不能入侵搶奪朝廷內府庫藏以及士族百姓的家產,違者當斬。待眾將士起誓下拜後,趙匡胤才帶隊入城。

趙匡胤登基後,繼續用兵攻滅了吳越、南漢、南唐等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開啟了史上又一個繁華富庶的盛世王朝。@*#

參考資料:
《宋史》卷一
《宋人軼事彙編》卷一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看見她的時候,是金秋,一所道觀裡。太原城外的大風吹著,吹過阡陌上的綠楊,落木蕭蕭,她囚居在密室內,淚落成河,流淌在地面的青花磚上,發出細弱的潺潺聲。她的驚恐,不只是性命休戚相關,還因為她身陷囹圄,她是個落在綠林強人手上的良家女子。窗外,風吹起的蕭颯之聲,和父親來燒香是七月流火的日子,如今,她從風聲裡聽出了秋的涼意。與夏天的繁盛生機一起涼薄了的,還有她的此生,她那些,溫柔的少女夢幻⋯⋯
  • 在民間的傳說中,阿骨打的弟弟完顏晟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轉世。當年,完顏晟奉命出使宋朝,宋廷臣子見到他的相貌驚訝萬分,實在像極了宋太祖趙匡胤。完顏晟曾赤手搏熊擒虎,為哥哥解圍,不過,做皇帝後,因私用國庫財物,也曾遭臣子杖打。
  • 王旦推薦李及代替曹瑋鎮守邊關,是因為李及為人忠厚,一定會謹慎地守護前任創建的政績,如果派其他人去接替曹瑋,一定會自恃才幹和抱負,改變曹瑋立下的規矩,敗壞他建立的政績。
  • 張齊賢,北宋著名宰相。幼年時期家境貧寒,立志勤學苦讀。因仰慕唐朝開國功臣李大亮的為人,所以取字「師亮」,以李大亮為師。
  • 古代帝王稱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來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說是人間掌握了權力之人用來樹立自己地位的「說詞」嗎?還是真有天命並以「吉兆」加持示現呢?
  • 東漢光武帝劉秀九歲喪父,由叔父劉良撫養長大。他身長七尺三寸,儀表堂堂,美眉鬚,鼻梁高挺鼻準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隱隱隆起的日角,顯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簡樸勤勉,喜愛耕稼農事,對家人重情重義,從來沒有想過在政治上出人頭地。這樣一個勤樸寬厚溫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樣當上中興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師回朝,唐高祖為兒子舉行慶功宴。喝到酒酣之處,本是喜慶的場面,高祖的臉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雲。
  • 齊王逃回長安後,唐高祖李淵第一時間得知了劉武周進犯的實力,誤以為唐軍不敵武周大軍,於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陝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等人,聯合助剿呂崇茂,同時發出一道敕令,命關中守將,嚴行堵御,所有河東一帶,暫行棄置。
  • 隋朝末年,劉武周割據一方,自稱皇帝,定國號大漢,是大唐的一大勁敵。劉武周為與大唐爭雄,屢次進攻幷州。齊王李元吉作戰的能力,遠遠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便給齊王添了一個行軍總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練達的裴寂,能幫著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敗塗地,反而使唐軍失去了晉州以北的全部城鎮。
  • 說唐高祖即已定都長安,但天下還未一統,群雄割據地方。李淵稱帝,傳檄天下。長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標。隴西薛舉想趁著李淵帝位還沒坐穩,就趁機出兵,攻打長安。薛舉雄踞隴西,擁兵十幾萬,聲勢頗為強盛,是李唐的一大勁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