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謝振定,人們鮮少知道他是誰,但若說起「燒車御史」,在大清可是傳奇人物。
謝公祝禱 逆風變順風
謝振定生於清高宗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卒於清仁宗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字一齋,號薌泉,和曾國藩是同鄉,都是湘鄉人。謝振定聰穎好學,負有經世之才,崇尚氣節。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謝振定進士及第,步入官場,官職不斷變更。謝振定任監察御史期間,留下了幾件令後世稱道的事跡。
乾隆五十九年,謝振定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巡視南方漕運。當時,專供京城的文武官員和八旗兵丁食用的糧食,是通過運河漕運輸送的,稱為漕運,關係重大。
有一次,有些船隻因為風向的原因,被困在江蘇瓜洲,無法繼續航行。謝振定於是虔誠祝禱,不久風向改變,全程都是順風。漕船趁著風勢,揚帆航行。當時人們稱頌說:「這是謝公風啊。」

當街鞭懲惡奴
乾隆晚年,和珅擔任宰相,擅權弄事,很是囂張。 和府有個家奴,一直很受和珅寵信。家奴仗著主子的威風,外出常常乘坐主人的車子,這在當時是違反制度的行為。人們見家奴氣焰囂張,紛紛迴避,誰也不敢阻攔過問。
當時謝振定任監察御史,一天,他碰巧遇到這名家奴乘坐和珅的車子急馳在馬路上,見他橫行不法,囂張傲慢,立刻命人把他從車上拉下來,當眾鞭懲。
那名家奴憤怒地說:「你竟敢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車子,你敢打我!」家奴口出不遜,說完這番話,謝振定又命人狠狠地痛打他,並下令焚燒那輛車。
這件事轟動了整條街,當時街上的百姓紛紛聚集圍觀,歡呼雀躍地說:「真是個好御史啊!」
遊覽山水 不看重一時得失
幾天之後,給事中王鍾健迎合和珅相國的意思,找了個碴報復彈劾謝振定,謝振定被免職。
王鍾建參劾謝振定當天,御史管世銘笑言:「今天,王鍾建與謝振定二公,各有所失啊!謝公失去的,是官位;王公失去的是名聲。官位丟了,影響一身;名聲臭了,傳至萬古。」
這位管世銘也是個妙人,和珅當權他是又憂又憤,出言譏諷後被降職去當御史,卻是高興壞了,夜裡就興奮得睡不著,爬起來就開始起草文書準備彈劾和珅。卻被下詔仍留在軍機處任軍機章京。而御史留在軍機處當值的,按規定仍被看作正常官員,不算督察院的編制,不能享受御史密折封奏的彈劾權利。管世銘這個鬱悶啊,謝振定燒車算是替他出了這口氣。
謝振定喜愛山水,罷官後他遍遊江浙一帶,所到之處,人們爭相歡迎和招待他。因謝振定很有才華,他的文章在當時也很有名,眾人也樂於和他一起飲酒賦詩,品評書文。
謝振定度量宏大,崇尚氣節,對錢財看得很淡。謝振定原本的積蓄,遨遊江、浙時悉數散盡。謝振定說:「人生貴在舒適愜意。銀錢不過是尋常之物,有什麼好捨不得的?」

和珅伏法 「燒車御史」重入朝堂
謝振定燒車之事傳開後,百姓送他一個雅號「燒車謝御史」,以此稱頌謝振定的果敢和膽識。
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被捕下獄,後被賜死,朝廷抄沒他的家產,總計十億兩白銀。坊間百姓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和珅伏法後,嘉慶皇帝特別下旨,重新授予謝振定新的官職。謝振定起復後,任禮部員外郎,充任「坐糧廳」的職務,坐糧廳主要掌管北運河河工、漕糧驗收交倉、由通至京漕糧水陸轉運及通濟庫出納、抽收通州稅課各事。在這一過程中,主管官吏、經紀車戶等人藉機需索之事非常之多。謝振定裁撤革除了以前官員吏役們收受賄賂、浮收徵派等途徑斂取收入的陋規,使得漕糧的計量入倉工作井井有序、秩序良好。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道光讚「燒車御史」 嘉獎謝家後人
「燒車御史」不僅是一個雅號,還是一樁激勵人心的傳奇故事,在大清王宮也一直流傳著,就連道光皇帝小時候也聽說過這件事。
道光十三年 (1833年),謝振定的兒子謝興嶢任河南裕州知州,因其政績優異,被推薦入京受皇帝召見,按照外官覲見天子的慣例,奏報了姓名和籍貫。
道光皇帝聽聞謝振定的籍貫,再聽他的口音,二者相差很大,於是問他:「你是湖南人,為什麼能說京城話?」 謝興嶢奏對說:「臣的父親謝振定曾當過御史官職,臣是從小在京城長大的。」
道光皇帝豁然想起來,問他:「你是『燒車御史』的兒子?」因此狠狠地褒獎並勉勵了他。 次日,道光皇帝對軍機大臣說:「小時候,朕聽人說起謝御史燒車的事,心裡為此讚歎不已, 昨天看到了他的兒子,心裡真的很高興。」不久之後, 道光皇帝下令擢升謝興嶢為敘州府知府。@*
參考資料:
《清稗類鈔‧正直類五》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二
《嘯亭雜錄》
責任編輯:李梅